在科技领域的较高荣誉,顶级学术称号。
杰青的获得者一般都在45岁以下,同时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到令人发指的申请条件。
其江湖地位,那就是名副其实的“香主”了,有自己的团队,早期的科研成就亮眼,就等着一个机会坐上长江学者之位,追逐最后的院士之争。
【青千】
即青年千人计划,顾名思义,跟着千人计划的引进头衔,江湖地位不好评价,算是外来雇佣兵,后来在21年的时候取消了。
【优青】
即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在国内也被称为“小杰青”,12年设立的,主要面向的是具备了5-10年科研经历并且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学家。
优青的含金量反而要比青年长江学者高,一个“先锋”的地位妥妥的。
想要成为杰青,成为“香主”,那这优青几乎是必须拿到的先置条件,当然也不乏强者直接一回国就一次性拿全了,或者越级拿,那都是特例。
【青江】
即青年长江学者,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新增项目青年学者项目的简称,15年时候才设立的,要求科学和工程人才不超过38周岁,人文社科不超过45周岁。
这放到每个学校去,那都是响当当的学术生力军领头人,一个“红棍”跑不掉。
【青尖】
即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子项之一。每年每批200名左右,算是比较有潜力且有较高学术成就的青年学术人才,年龄限定在科学、工程类35周岁以内,人文社科38岁以内,女性学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延期两年。
这样的江湖地位,说是“白纸扇”有点勉强,但说是“草鞋”有点太低了。
这江湖八大帽,倒是和古惑仔江湖有异曲同工之妙。
剩下的那帮全国高校、研究所的学者们,没拿到头衔的,一律被视作喽啰,强点的叫“草鞋”,菜点的叫“四九”。
至于那帮还没拿到教职的博士生?
那只能叫外围。
咳咳,别想歪了,不是那种外围,是那种外围。
毕竟
人家那种外围往床上一躺就能日赚三千。
学术界的外围往床上一躺.待处理的数据又多了三千组。
除了这学术江湖的八大头衔之外,更是有各地立山头的千奇百怪的头衔。
但因为这八大头衔是国家级人才,所以认可度最高。
除此之外,还有华夏科学院独家提供的百人计划,还有更为特殊的国家万人计划中的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