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跃眼神有点黯淡,低头说道。
“你现在在数论领域展现出来的天赋和优势实在是太好了,趁着这几年的时间,把能出的成果都先做出来,这样后续你评奖的时候很有优势,要是分心的话”
陈大跃想开口和许青山一起搞课题,出发点是自己,虽然已经是长期聘任制的教授,也是京大数院的系主任,但他也还想趁着年富力强往上走一走。
但是在京大这种地方,想往上走,学术虽然不要求一定要是最最最顶尖的,但是也不能只是像陈大跃这样在自己的领域也只是一流学者而已。
要知道,陈大跃没有解释完的教职体系里,
教授分四级。
一级教授,基本上就是为那些院士们量身定做的。
二级教授已经是很多学者的顶峰了。
大部分长江学者、杰青,也都只不过是二级、三级教授。
陈大跃今年46岁了。
杰青的时间过了,按照学术成果来看,长江学者的难度也很大。
在没有这种头衔加持的情况下。
哪怕他是京大的系主任,也很有可能到退休也只是一个三级教授。
除非他一路当上京大数院院长,并且后续稳定在校委会班底,争取当上副校长,那他就有机会评上二级教授。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重量级学术成果。
京大数院里概率统计系势衰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的。
当初田刚他们培养出来的黄金一代,没有一个是学概率统计的。
哪怕是在京大这种华夏顶级强校里,院系资源也是有限的。
不仅仅是老师决定学生,学生也会决定老师。
学生的高度也代表着随后校方能够往这一方向投入多少资源。
总而言之。
陈大跃现在就是缺重要成果。
而且这种重要成果不能只是国家级的,还得是起码能够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全球统计概率学生态的杰出成果。
“老师。”
许青山穿好鞋,再度认认真真地开口道。
“学术是共同的。”
“数论要用算式,概率统计不也要用算式吗?”
“而且数学工具的本质也是共通的,多做一做各方面的课题,指不定能够为我带来更多的灵感和方向,你觉得呢?”
陈大跃很艰难地咽口水道。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的。”
许青山笑容灿烂,看着陈大跃。
“老师,你不相信我,难道还能不相信你自己的实力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