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变成工业国,熟悉我国工业和经济情况的诸位应该也了解,如今华夏和美国之间的差距已经近在咫尺。”
“工业增加值超越美国,就在今朝!”
许青山手势有力,振振有词。
台下无人敢发出反对。
但这也是因为许青山说的并没有问题,此时的华夏制造正在快速地占领着全世界。
“从当年全力发展钢铁工业,到东北三省重工飞速发展,再到如今我们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成为世界工厂。”
“我们已经把西方开放的技术学到了一个临界点了。”
许青山重重地说出这句话。
“你们觉得,以西方的狼子野心,他们还会继续把更深层、更先进的技术,无偿地向我们开放吗?”
“就像刚刚那位仁兄所说的,如果有一天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启的时候,我们无法从西方进口医疗设备,那我国的医疗体系应该怎么办?”
许青山的话,让在场有些人在思考之后开始流汗了。
其实并不是他们不知道会如何。
而是此时华夏面向世界的态度,更多的还是寻求和平共处,以西方为代表的国际资本与华夏的关系矛盾也尚未锐化。
无论是华日也好,华美也罢,亦或是华欧,此时应该都还能算是合作蜜月期的尾声,余韵还在。
但这还是罕见的,有人在如此隆重的场合,大胆地发表这种激进的观点。
“学习是没有错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也没有错。”
许青山声音温和了一些,节奏缓一些,让方才的尖锐观点得到落地缓冲。
“但我们作为华夏的一份子,作为华夏人,我们更需要考虑一点。”
“历史是螺旋前进的,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
“变法之重,从来都不是法,而是变!”
“改变,革新,寻找最适合我们华夏的道路,这才是变法的意义。”
许青山的话并不难懂,台下有些学者已然明白他的意思。
“近期诸位也都清楚,西方格局变动不小,美国的霸权主义越发嚣张,欧洲诸国的态度反复暧昧,有些对于我国科学界的限制也越来越明显,这一点在基础学科上展现得不算太多,但在工科、应用科学上,诸位应该深有感受吧?”
“无论是半导体行业,还是芯片行业,亦或者是涉及到严密科工领域,国外防我们就和防贼一样,只有在消费领域,他们想从我们这里赚钱,所以才会简单开放一部分。”
许青山说的是现实。
如今不少外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