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数研所,你我师徒合璧,天下无敌,结果我刚过来数研所,你转头就跑了是吧?”
虽然国外也常有天才,也有一两年就读完本科,二十岁左右就读完博士的,但还真没多少院校会在授予博士学位之前就给这样的待遇。
“我自己拿过去啊?”
“行,那我去找一下老陈。”
刚刚刘若川把自己筛选候选人的条件都列了出来,让许青山逐一对应,果然成功地过滤了将近90%的简历。
“搞!”
如果是研究团队的副手,和自己熟悉的当然更好,而且刘若川还是京大系的,是自己师兄,还跟自己在合作,而且也有国际关系和国际视野,国内想要找到一个像他这样能一个人跑了麻省理工、法国巴黎七大、加拿大麦吉尔、普林斯顿、密歇根大学等等学校的还真不多。
刘若川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情况。
许青山一时间无话可说。
许青山正忙得焦头烂额,电话放在桌上,自己则是快速地在过着邮件简历和论文集,他需要从提交的论文集和个人简历里快速地挖掘出申请人的主攻方向和研究习惯,避免出现一些科研老油条和骗子的出现。
只不过这两个年轻人都不知道这场出场人物全都是院士、核心领导和老泰斗的会议里到底研究了什么。
两人也根本不嫌弃这里到处都是灰,也不嫌弃这桌椅的年限指不定比他们年龄还大,就在那一边聊着一边看着论文。
许青山琢磨着把话说了出来。
“哟,许研究员怎么给我来电话了,稀客啊。”
许青山打开了自己的邮箱,就发现了他的国外学术友人们都发来了问候的邮件。
还没等许青山处理完这些邮件,电话又响了。
他备受喜欢的可不只是他的学术能力,他的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也很受夸赞。
“对了,你之前在数研所那两个博士生,我听她们说她们读的是老宗的博士,怎么丢给你带了?”
“先陪你一起搞p进霍奇,确立了初步成果以后递交研究计划书,我去找实验室主任,现在主任是谁来着?”
“哦,对了,你这些条件都是从哪里学的?虽然筛选效果很好,但我怎么感觉对于国内国外来说,要求都蛮高的啊。”
挂了电话以后,刘若川去写申请书和符合实验室标准的研究计划纲要,许青山去找陈大跃帮忙操作一下。
“师哥你别闹了,你不是跟学校都已经签好了吗?”
片刻的安静之后,宗传明不是很确定的声音再度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