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就是徐阶、高拱等人。
现在看来,老张已经给他的好先生徐阁老挖好了坑,等到新朝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将徐先生送走。
至于说高拱?
他的性格就注定了,一旦他坐在首辅的位置上,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弄走。
剩下的人,便是有一个算一个,不足为虑。
如此算下来。
不。
是本来的历史上。
从现在算起,也就是十来年的时间,张居正就能走到大明朝内阁首辅的位子上。
严绍庭不由长叹一声。
自己在布局。
但张居正又何尝没有在布局将来。只是两人,最后到底能否殊途同归呢?
他笑着看向放在面前,一直未曾打开的奏疏:“所以,眼前这一份奏疏,才是太岳兄将来想要施行的变法革新之举?”
张居正点点头:“既然润物能秉公而言,心系百姓,在朝堂之上反对我所奏请的变法革新诸事,那这一份真正的变法革新奏疏,自然是能看的。”
他笑着看向严绍庭,很希望对方能好好的看一看自己这一篇真正要做的变法革新的内容。
然而。
严绍庭却是笑着摇摇头,伸手将那份厚厚的奏疏,推到了张居正的面前。
就在张居正脸色将要变动的时候。
严绍庭笑着开口道:“谢过太岳兄对我的信任,只是所谓君子在于密,既然是关系太岳兄将来要推行的变法革新之事,此时便不适合让我先睹为快。”
其实不用看,他大致都能猜出来。
张居正这一份奏疏,定然是在上一份公之于众的变法革新奏疏之上,将那些存在错漏的地方给修补过的。
所要施行的变法之举,从根本上来说,大致是换汤不换药。
但他却从来都不可能会想到另一个问题。
即,何为百姓。
甚至他们根本就没有一个成体系的经济思维和观念。
更不要说依托于百姓而产生的生产力的问题了。
在张居正尚未开口的时候,严绍庭就已经转口道:“既然太岳兄如今已经胸有成竹,只是眼下太岳兄已经接旨,回京就要赴任顺天知府,不知太岳兄之后有何打算?”
见严绍庭不再提变法革新的事情。
张居正也未曾有所反应,只是有些遗憾的将那份尚未被严绍庭打开的变法革新奏疏,重新返回到那只木匣子里。
而后抬头看向严绍庭,脸上微微一笑。
“自然是照搬润物在昌平所行诸法!”
严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