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管辖的大仓。
到了常盈仓外。
朱七再次开口:“朝廷每年要从南边起运五百万石漕粮,沿运河各府紧要之地设立大仓。淮安一地大仓十余处,而这清江浦隶属淮安大仓,每岁能有不下五十万石漕粮存入取出转运。”
听着朱七的介绍,严绍庭面露惊讶。
“竟然这么多粮食?”
朱七点点头:“淮安大仓用途各不相同,清江浦这边因为是漕运要紧之地。今日先前宾客去的清江浦造船厂,一年便要为朝廷造漕船五百多条。听闻,其实当初三宝太监下西洋时,除开宝船、福船,其实大多数船只都是这清江浦造船厂打造而成的。也正是因此,此地囤积存储粮草也是淮安一地最为多的。”
而在听到朱七这一番新的介绍后。
严绍庭却是眼角一跳。
常盈仓存储多少石粮食无关紧要。
他在意的是朱七说的清江浦造船厂每年打造船只的数量后面那句话。
三宝太监下西洋船队大多数船只都是清江浦造船厂打造的!
见严绍庭忽然沉默不语。
朱七以为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话,不由小声道:“宾客可是有甚疑惑?”
严绍庭摇摇头:“看来……是我先前没有想全了……”
从一开始。
严绍庭一直认为,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船只,都是在南京龙江造船厂打造的。
所以来清江浦造船厂也不过是问一问看一看,提前了解一下。
但他忘了,郑和当年的船队虽然有五千料的宝船、福船,可更多的却是三四千料、一两千料的船。
这会儿,他才想到刚刚那造船吏说的,清江浦也是能打造出两三千料船只的话。
运河虽然通行最多的是千料船只,不能容纳万料船只行驶。
但打造两三千料的船,并让其下水,通过运河开到长江里,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这一刻。
清江浦和清江浦造船厂在严绍庭心中的地位,再一次拔高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
他不禁再次抬头,看向前方不远处常盈仓那高耸的仓墙。
严绍庭当即开口:“朱七……”
……
在造船厂知道严绍庭已经奔着常盈仓过去的王廷、李幼滋两人,惊闻之下,连忙带着人一路紧赶慢赶。
终于是在常盈仓外面的官道上,远远的看到了驻步仓外的严绍庭一行人。
在见到严绍庭尚未进到常盈仓里。
王廷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