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驻足山脊线,周围又有众多兵马警戒。
严绍庭此刻就正驾马立于山岗之上,眺望着山下的大营,以及北方一望无际碧绿无边的漠南草原。
山下的大营就在另一条沟通大青山南北的古道山口处。
而在大营前方不远处,则是一片方方正正,却早已破败不堪,如今依稀只能看出个轮廓的土城。
土城的城墙早已垮塌,内外都是缓坡。
在土城内还遗留着蒙古人搭建的帐篷,只是如今随着明军北上,这些牧民早已不知所踪。
但蒙古人走了,中原人却来了。
大营里不时有队伍出营,带着各种工具物件进入到土城里,将那早已垮塌不知多少年的土城墙挖掘清理,更多的人则是在土城里忙碌着。
在严绍庭的身边,戚继光与王崇古二人作陪。
戚继光只是默默的观望着草原的地形。
倒是王崇古脸上带着几分兴奋:“西魏、北周乃至隋唐两朝,皆起于此武川城。下官无论如何都未曾想到,有朝一日不光是能饱览北魏六镇,更能看到我中原汉家儿郎,将要再于此地建立城池,控扼草原的盛况!”
对于王崇古的激动和喜悦,严绍庭只是见怪不怪,未加置喙。
毕竟如同王崇古说的一样。
眼前这片正在被清理的土城遗迹,正是起于北魏时的六镇之一武川镇。
武川镇,这片已经有了千年历史的地方。
曾经搅动了中原数百年的风云。
诸如北周孝闵皇帝宇文觉、世宗明帝宇文毓、高祖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和静帝宇文衍五位皇帝,以及诸多大臣,皆出自武川,均为武川人氏。
隋文帝杨坚的五世祖杨元寿在魏初之时,亦是武川镇军司马。
唐高祖李渊的四世祖李熙,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
某种意义上来说,北魏、北周、隋、唐四朝,那就是武川人的权力游戏。
王崇古看的是两眼放光,当即拱手:“若武川再造新城,控扼草原,使我大明兵甲刀戈向北,此等功劳,当属大将军为翘楚。”
严绍庭亦是面生笑容。
他奏请再建武川城的奏疏,已经伴随着于阴山以北秦长城复建的奏疏,一同送去京中。
当阴山以北的长城重建完毕,长城外的北魏六镇重建。
大明才算得上真正控制住了河套,也才算是有了用兵漠北的底气和资本。
戚继光这位已经内定的河套一地首任最高军事将领,亦是面带笑容道:“六镇及阴山以北的长城建造完毕,我朝便可以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