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出得如此稀奇古怪,竟没有一题是问经义,而是多问时政实务。
这实在太考验这些只知闭门读书的书生们了,不光考验他们对时局的了解,还考验他们的大局观和解决事情的能力。
“不论格式,没有避讳,随心而答即可。”坐于首位的元贞,扫视下方缓缓道。
闻言,那些浸yin在底层多年的老官吏心下大安。
可再细看考题,涉及面未免太广,这些题谁能全部都答出来,且能言之有物?
可魏国公主亲自监考,说明此番选才不一般,这大概是在选自己的首批班底?日后前程定然不会差,只能尽力而为了。
下方,谢成宜缓缓注视上首那女子一眼,提笔写题。.
一共八百多份试卷,元贞和蒋旻等人花了整整四天才看完。
其实主要是元贞,蒋旻等人则负责把那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人筛了下去。
看完刚写下的录取名单,元贞不禁失笑。
这其中竟有不少熟人,尤其有两人格外得她瞩目。
一个是宋浦,一个是谢成宜。
“所谓不拘一格,他们也算在不拘一格中吧。”元贞默默道。
一个是受父辈牵连,若非上京城破,大概要郁郁不得志一辈子。而另一个确实人品有瑕,但之后他站出来主战,也说明了人性的多样性。
规矩是自己制定的,人家按照规矩前来,她确实不能因曾经有过不睦,而提笔划掉对方。.
这一次取了不少人,加起来竟有五六十人之众。
并非所有人都能把考题答完,并能言之有物。那些只答了一部分,确实有实学的,按照门类被分派了下去,或为文书或为主事,视能力而定再进行后续升迁。
而那些答完所有题,且确实有些想法也敢于去想的,则都暂时收归安抚使司门下为幕职。这其中就包含了宋浦和谢成宜等人。
另一边,前线的杨變已经把战线收缩至颖昌,至于再往北的一些城池则被他放弃。
实在是北戎打进京畿路后,致使有些地方呈犬齿状与北戎占领的地方相交,有些地方甚至孤悬在外。
而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