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举个例子,《霸王别姬》,芦苇老师编写的剧本已经足够优秀,就算不是陈凯歌,换个别人来拍也未必差了。
这就是下限。
但芦苇老师的剧本加上陈凯歌的才情,《霸王别姬》才能达到另一个高度。”
张辰说的很浅显易懂,观众中有不少都在点头。
“你很推崇《霸王别姬》?”
张辰点点头:“的确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我们导演系的学生都要拉片学习的。”
主持人马上问道:“那你拍出来的为什么不是这种类型?”
张辰露出吃惊的表情:“如果拿做菜来比喻,《霸王别姬》就是佛跳墙,工序繁琐,耗时也很长,是功夫菜,虽然很惊艳,也好吃,但费心费力。
而我拍的那些电影则像是风味小炒,出餐快,味道也不错,虽然不像佛跳墙那么惊艳,但更适合大众,毕竟也没有谁天天吃佛跳墙的。”
听到这个比喻,观众们再一次笑了。
主持人没有再继续纠缠这个话题,而是接着上一个问道:“刚才你说剧本负责下限,那为什么市面上还那么多大烂片?”
“那是因为导演们都有一个恶习,都喜欢改剧本。
你知道北电的导演系录取难度为什么那么大吗,因为电影对导演的要求比其他任何工种都要高。
一个导演,他不仅仅要懂导演,还要懂其他岗位的知识,比如,灯光,布景,美术,表演……
为什么很多厉害的导演都是其他岗位转过来的,比如张一谋之前是摄影师,顾常未也是,冯小钢是美术师……
因为他们本身在自己的岗位上已经有很深刻的理解了,他再转导演就要容易许多。
所以,每一个导演都是很骄傲的。
他们觉得自己比编剧更懂剧本,比灯光更懂光线,比摄影更懂构图。
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他们忍不住就想改。
偏偏导演又是片场最大的,没人敢对他们指手画脚,所以即便改了,也没人能制约他。
很多导演是有艺术家情怀的,就像刚才那位专家说的,他们想要表达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但深层次的东西表达起来势必是困难的,一个搞不好就会让观众看不懂。
大部分观众看懂了,那就是艺术。大部分观众看不懂,那就是烂片。
就是这么简单~”
张辰一口气说了不少,大家听的如痴如醉。
“那你觉得如果满分是100分,你给《误杀》打多少分?”
主持人的这个问题很狡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