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很感谢中影和海欣影视。
海欣影视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因为他是一家新公司,我的第一部作品《黑暗侵袭》就是海欣影视投资的。
严格说起来,他们其实不算圈内人,投资我完全就是投资我这个人。
海欣的老板很明白的告诉我,投《环太平洋》的5000万都是从我其他的影视项目上赚的,所以即便赔了也无所谓。
其实他们想投一个亿的,但我没同意,因为这么大的项目我自己也是第一次操盘,虽然有信心,但对未来同样也不确定。
第二个要感谢的就是中影了,确切的说是韩三坪韩总。
韩总一直对我的项目多有照顾,不是因为我和他的个人关系有多好,而是因为我们是一路人,都在极力推进国内的商业电影进程。
所以那天发布会,王小帅导演当众指责韩总对文艺电影区别对待的时候,我很生气的站出来。
大家如果了解过韩总,就会知道,他一直推崇的都是大片战略,也就是商业电影那一套。
有人可能会拿《无极》说事,但其实,电影本来就是不确定的。
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电影就一定卖座,电影项目也不是投资越大,回报就越大。
你说韩三坪他不知道大片可能赔钱吗?
他当然知道。
人家一辈子和电影打交道,在加入中影前就已经是峨眉厂的厂长了,怎么会不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
可知道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为的是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
那两年电影行业低迷,除了小情侣,根本没有多少人愿意真金白银的掏钱买票看电影。
引进好莱坞电影,就是为了刺激市场,培养大家买票观影的习惯。
只有观众足够多,这个行业才能继续发展下去。
但光有好莱坞电影还不行,本土电影也必须发展壮大,否则即便市场培养起来了,也只会是为他人做嫁衣,到时候国内就会成为好莱坞的韭菜,人家想怎么割就怎么割~
所以韩三坪推动商业电影。
因为好莱坞的电影就是商业电影,这是一条已经证明过可以成功的路。
华谊兄弟,冯小钢这些人其实都是在他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但同时也动了另一部分人的蛋糕。
八九十年代的那批导演,他们学的是欧洲电影的那一套,热衷于拍文艺片,探讨人性什么的,其实已经废掉了。
韩三坪伤害了这些人的利益,他们当然要反对韩三坪了。
但韩三坪真的对文艺电影区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