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仁虽然是好莱坞知名导演,但国内观众未必知道。
你要问《电锯惊魂》看过没有,多半都看过。
你要问《电锯惊魂》的导演是谁,估计大多数人都说不出来。
导演终归还是幕后,和台前的大明星在知名度上差了不少。
《巨鳄风暴》对外宣称成本五千万,真实的制作成本两千万,宣发成本一千万。
投资不算高,但宣发费用也不算低。
没办法,这就是阵容不够强大的弊端。
现在宣传电影,媒体都是看卡司,卡司强大,媒体就愿意多报道。
《巨鳄风暴》尽管一大堆噱头,但不管是景恬还是徐晴都不算一线,想要曝光度,就只能撒钱宣传了。
而只有宣传到位了,院线才会给你多排片。
宣传不够,就算是张一谋来了也没用。
最明显的就是《十面埋伏》和《千里走单骑》,都是老谋子的电影,后者几乎没怎么听说过,就是因为没宣传,票房天差地别。
不过这次各家院线很给面子,给了《巨鳄风暴》30%的排片。
在更早的一场院线经理看片会上,大家对《巨鳄风暴》的质量表示肯定,再加上《鲨滩》姊妹篇和《飓风营救》番外的噱头,这才换来了30%的排片。
能给这么多已经很难得了。
都说宣传+院线力挺=高票房电影。
现在院线已经力挺了,宣传方面当然也不能拉胯。
所以才有了这次媒体看片会。
任何电影上映,前期的口碑肯定不能只依靠电影本身,是需要维护的。
几乎所有的电影,刚上映时的口碑都是刷出来的,没有例外。
今天的媒体看片会,又是车马费,又是小礼物的,就是为了刷口碑。
通常我们总说宣传决定票房下限,口碑决定票房上限。
但要有口碑,首先得有人看。
如果前期不维护口碑,一旦遭到有人恶意刷差评,很容易就酿成黑天鹅事件。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上海堡垒》和《封神2》。
以往这些事都是董建强负责的,但很不巧,8月底正好是威尼斯电影节,董建强带着《巨鳄风暴》去电影节卖片了,张辰只能自己来。
张辰这版的《巨鳄风暴》,景恬演的ok,特效制作的也不错。
温子仁不愧是拍恐怖片的,对紧张气氛的把握恰到好处。
总体而言,比原版的要更精彩。
张辰相信,《巨鳄风暴》之后,景恬肯定知名度大涨。
后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