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本?
怎么盈利?
贾科长和那些第六代们完全不考虑这个。
然后他们又跳出来说院线故意打压艺术电影,不给排片。这倒是不算假话,因为院线真的不愿意给排片。
严肃的文艺电影不好卖啊!
不止贺岁档,任何档期都不好卖!
而且拍艺术片的这些人前科累累,都是在上面挂了号的,中影上影这些国资背景的大公司根本就不愿意帮着发行。
小公司,那就没什么实力,能谈下来的院线当然就有限了。
原时空,贾科长大概是觉得《三峡好人》拿了奖,牛逼的不得了。
意气风发~
非要头铁的跟《黄金甲》同一天上映,老贾还大言不惭:就算争不过,也要让大家知道中国并不只有一种电影!
你还知道你争不过啊!
最终,《黄金甲》总票房3个亿,《三峡好人》30万,足足差了100倍。
贾科长为首的第六代被教育了,此后再也没有一部文艺片敢在贺岁档争锋了。
其实贾科长这些人,都不是老老实实拍电影的主,入世之前,基本都被禁过。
一直到03年的座谈会,这些人才算被正式承认。
那个座谈会在当年有个很响亮的名字——独立电影七君子联名上书电影局。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起因是中国即将加入wto,进口电影配额由1994年的每年10部增加到每年20部。
当时一群人惊呼‘狼来了’~
确实打不过。
1995年,全国的年度总票房才6亿,《真实的谎言》一部电影的票房就达到了1.02亿,;
《泰坦尼克号》的3.6亿票房现在还是华语票房冠军呢;
为了抵抗好莱坞电影的冲击,增强国内电影的竞争力,国家这才决定让以往那些拿奖却不安分的导演们转正。
一厢情愿的以为转正后他们能有好的表现,但被事实给了大嘴巴子。
艺术电影就是艺术电影,票房该不行还是不行。
贾科长已经算是这些人里厉害的了,起码他的电影能赚钱,虽然是从国外赚的,那也是赚啊。
所以老贾在艺术片领域是块金字招牌,成本低,拍摄快,还能赚钱,大家都爱和他合作。
也大概是因为这样,这次又拿了奖,人生高光时刻,所以他才会飘,嚷嚷着要角逐贺岁档。
来个人劝一劝好不好?
不要让他活在梦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