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进过明教的军营。
那种松松垮垮的草台班子,跟天下无敌的精锐明军,完全天壤之别。
朱桢只觉着这军营壁垒森严,岗哨密集。而且站岗的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寒光闪闪的刀剑,开弓搭箭,弓拉满月,如临大敌!
看到老六惊异的目光,大表哥温声道:“咱们的训练和演习,都尽可能的贴近实战。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不会有人来偷营,所以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哦哦。”朱桢点头不已。“真是太辛苦了。”
“比起训练来,站岗有什么辛苦的?”冯胜瓮声瓮气道:
“皇上明确要求咱们的军队‘骑卒必善驰射枪刀,步兵必善弓弩及枪。’也就是骑兵和步兵各考核三项,都得合格才行。
“而且皇上还有严格的考核标准。譬如凡射弓,每人一次射十二箭,军官必须有六箭射到一百六十步远;士兵要近些,是一百二十步远。此外还要有六箭射中五十步远的靶子,才能算试中。”
“要是考核射弩,依然是每人十二支箭。其中五支箭要射得足够远。具体说是蹶张弩八十步,划车弩一百五十步;另外还要有五支箭,射中五十步远的靶子才算试中。”邓愈接着介绍道:
“而且这只是最基本的,优秀的标准还要高不少。成绩优秀就可以获得奖赏了,要是三项俱优,可以直接从普通士兵提拔为小旗官,甚至总旗官。”
“那要是不合格呢?”朱桢饶有兴趣的问道。
“皇上自然也规定了惩罚措施。比如一支部队,四成不及格,剥夺军官俸禄一年;倘若不及格达到六成,则军官就地罢职,士兵发往贵州广西等烟瘴之地服役。当然反过来也一样,部队表现好了,军官也能获得晋升。”
“啧啧,父皇真细啊。”朱桢不禁感叹道。
“这还是简单跟你打个比方呢,你得自己看《教练军士律》,才能知道父皇细到什么程度。”三哥就很懂这些,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
说话间,众人来到校场上,便见数万将士正在热火朝天的操练,整个校场烟尘腾腾,鼓角争鸣,杀声震天。
正应了辛弃疾那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在众人簇拥下,朱标登上了点将台。
曹国公一挥手,十名传令兵便一起吹响了号角。
然后朱桢便目瞪口呆的看到,方才还喊杀声震耳欲聋的校场上,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连绵如雨点般的脚步声。
他看到军官们挥舞着旗帜,士兵们便跟着旗帜迅速整队,然后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