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到了最危险的关头,弄不好就是个满盘皆输。再也顾不得推三阻四,纷纷带着自己的部下,朝着营地北面冲过去。
……
有一说一,吐蕃兵还是很彪悍的,尤其是他们还没吃过明军的亏,自然瞧不起被蒙元奴役过的‘两脚羊’。
事实上,他们对赞普和王爷避而不战,躲在这山坳子里这么久,一直很有怨言。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条件日渐恶劣,他们也怨愤日重,终日里寻衅滋事。所以何素南普才会安排那么多巡逻队弹压。
所以发现明军之后,吐蕃兵并未马上惊恐逃散,反而一个个来了精神。憋了两个月的怒火,终于找到发泄对象了!
他们举着藏刀,嗷嗷叫着冲向明军,要把这些软弱的汉人,砍成肉酱!让汉人提起他们来就颤抖……
然而,他们找错了对象。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从元末乱世中消灭群雄,脱颖而出的汉家军队!
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把蒙元从帝国打回流寇的大明军队!
是远征数千里,深入昆仑山,历尽千辛万苦,却不改铁军本色的卫国公西征军!
第四二七章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跟随卫国公西征的明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面对着气势汹汹一窝蜂冲上来的吐蕃兵,他们一点都不慌。
这种空有蛮勇,毫无章法的打法,怎么可能撼动他们配合默契、攻防有度的阵法呢?
只见明军以小旗为单位,在半月阵的基础上,又分成一个个小的三才阵。每个三才阵中的明军兵器长短搭配,长枪兵主攻,盾牌兵主守,还有一名朴刀兵视情况兼顾攻守。
而相邻的三个三才阵之间,也保持着同样的配合。这样每个人都不担心自己左右两侧,因为会有同袍给到自己有力的保护和支持,所以每个人只需要专心对敌,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即可。
是以面对再多的敌人,明军都不慌不忙,在吐蕃兵一浪接一浪的冲锋之下,邓愈率领的先头部队,便如岸边的礁石,任凭惊涛骇浪拍打,依旧岿然不动!
吐蕃兵都惊呆了,没想到这种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己方人数还占优的情况下,却依然奈何不了对面的汉人。
何素南普也很着急,但是场面已经乱成一锅粥,他根本不可能组织起什么战术来,只能不断地添油,指望靠人数优势,压垮敌军。
但明军的素质极高,战斗意志极强,何况他们的主帅,大明六大公爵之一的卫国公,征西将军邓愈还身先士卒,与他们一起战斗在最前线。
任凭何素南普不断调兵冲击,明军的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