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垦的土地,亩产不到一百斤司空见惯,非得好生侍奉上几年,才能把产量提上去。
所以明军想要尽量迅速自给自足,就得把这四十万亩官田攥在手中,而那些土司土酋也早就对这些珍贵的熟田垂涎欲滴了。
在明军到来前,云南基本上还停留在奴隶社会,也包括生产力水平。当地土人只会刀耕火种,靠天吃饭,一亩地产个几十斤粮食就算丰收了。
土司土酋们能不眼馋元朝手中那些能亩产两三百斤的‘肥田’吗?
这是去年双方起摩擦,乃至大打出手的原因之一。最终明军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才重新弹压住了局面。
朱桢又把那些土酋土官叫到省城喝腊八粥,这才让他们勉强认可了官府对元朝遗产的继承。
为免夜长梦多,这不得赶紧去占下?
于是刚过完上元节,各卫指挥使便纷纷下令部队,向各自分到的屯田地区开拔。
虽然心里还有很多不情愿,但军令如山倒,将士们也只能遵照执行。幸好王爷许诺的特别津贴已经发到手里,让大家心里舒服了一些。
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吧……
而且现实也由不得他们磨蹭,虽然云南都司和布政使司,已经给各卫指定了屯田的区域。
但卫所下头的各千户所怎么分,千户所下头的百户所又怎么分,可都还没定下呢。
而且总共就四十万亩地,二十万大军分,一人只能分到两亩地,勉强糊口而已。
想要更多的地,就得自己去占,去开垦!
这种时候肯定是先到先得,先来的占好地,后到的只能捡旁人看不上的地方了了。
这种时候谁还在那闹情绪耍脾气,磨磨蹭蹭的不肯动身,不是傻子吗?
所以虽然嘴上不情愿,但动作一个个麻利着呢。不出十天,除了卫戍省城的禁军外,所有留驻云南的卫所军队全都走了个一干二净……
……
当然,保护政权,维持统治,永远是军队的首要任务。
所以各卫所千户所的驻屯地,都是经过朱桢和众将领反复商议,精心挑选出来的。全都极有针对性,不是战略要地,就是交通要冲,绝无一处无关紧要之地——
头等重要的是云南府,这里作为省府,是整个云南的中枢,更是滇王府所在,自然是军队驻屯的重中之重。共有云南前卫、云南后卫、云南中卫、云南左卫和云南右卫,以及后调入的武昌三卫,共计八卫四十个千户所驻屯。
用全省总兵力的四分之一,来确保省府绝对安全,省城固若金汤。这绝对是被去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