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刺儿头叫到篝火旁,跟他们谈心道:
“实话实说,咱们分到的地方还是很不错的。土地平整,方便开垦;依山傍水,不愁灌溉;而且日照充分、气候也好,把地好好伺候几年,肯定就变成良田了。咱们也就是占了个来得早的便宜,以后再来云南驻防的军队,肯定找不到这么好的地方垦屯了。”
“牛老大说的一点都没错。”王试百户点头道:“咱们去年一年,东川广南都去过,那些坝子都针鼻儿大小,哪有嵩盟这片地方大?”
“而且它位于曲靖和昆明之间的官道中央,那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处。”刘试百户也附说道:
“我敢打保票,用不了两年这里就会重新繁华起来的!”
“但愿如此吧……”刺头们总算把三人的话听了进去,不再怪话连篇了。
“放心,肯定会如此的!”牛百户沉声道:“我们都能平定西北,收复云南了,还有什么事情能难得倒我们?没有了大哨乡,咱们再建一个出来就是——我宣布,我们现在的地方,就是将来的大哨乡!”
“是!”将士们被牛百户的豪迈感染了,这次应声的嗓门,比之前大多了。
第一零六六章核心科技,遥遥领先
不管怎么说,大哨百户所的将士们,总算是有了驻屯点。
驻屯驻屯,有了住的地方就要开始着手屯田了。
但首先你得有田……
之前嵩盟州民情复杂,蒙古人在这里的屯田很不顺利,多年下来总共也就开垦了上万亩军田。
但这些熟田已经被驻守在州城的嵩盟千户所占下了,杨林所来晚了一步,毛线都没捞着。
虽然他们手里有都司衙门开的地帖,但稍有社会经验的人就知道,规矩是规矩,实操是实操,让所有人都规规矩矩,照章办事,是根本不可能的。
加上元朝贪污成风,这一万亩地只有不到两成能找到记录,其余的都被当时的官员侵吞成私田了。所以都司衙门的地帖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出,具体是哪些地块拨给杨林所。只说将嵩盟州一万亩官田,拨给他们……
这种笼统的规定,人家嵩盟所肯定是不认的,就硬咬着说那些熟田,是他们去年秋冬开好的……
虽然都知道他们睁着眼说瞎话……要是一冬就能把生田变成熟田,那他们就不该在这里垦屯,而应该被王爷当成掌管垦荒之神,做成雕塑,供到昆明城里去。
可又没法证明那些熟田就是蒙古人留下的官田,于是两边千户所便开始了扯皮。更麻烦的是两边的上级还不一样,嵩盟千户所隶属于昆明前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