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相亲对象时,当时就情愿了。
那是个晴朗的夏日午后,金色的阳光透过简陋的木窗,照在那个叫‘糯’的白夷少女身上。也照进了俞敏的心窝窝里,他永远也忘不了这幅‘日光少女’的优美画面了。
哪怕事过多年后,同袍依然清晰记得,他当时嘴里蹦出了四个字:‘真白,真大……’
不过俞敏后来反复强调说,他说的是‘眼睛真大’,不要想歪了。
总之,这个十九岁的处男,一下就上头了。然后一直脑瓜子嗡嗡的,思维完全停滞。一点残存的意志,也全部被他用来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傻笑出来。
这种情况下,自然全凭百户做主了……
对方不会说汉话,他们也不会说白夷话,两边自然任由稍微懂些汉话的大舅哥摆布。
阿切对牛百户说:“聘礼。”
牛百户就赶紧让军士,将阿切吩咐过的聘礼搬进来。有公鸡一只,喜酒两瓶,还有两匹布,一坛子盐……
对方收下,并回赠一盒粑粑,阿切便告诉牛百户,这说明他们同意了。
第一零七零章洞房
既然双方都同意,于是马上定下日子,就在三天后的八月初一成婚。
要不是婚房还没盖,牛百户恨不得明天就迎亲。但总不能让新郎新娘在透风透光的窝棚里洞房吧?
所以喝定亲酒时,他便让人带着法克头的工匠回去,抓紧给俞敏建个婚房。
当然,也不只是给俞敏一个人建房。最初搭建的窝棚住久了,开始漏雨透风,而且还那么逼仄。想让将士们安家带口,住房条件当然急需升级了。
可他们百户所没人会盖正经房子,就是普通的土坯房也不会,更没功夫去学着干。牛百户便把这个任务,委托给了他的便宜大舅子,让他帮着盖他们自己住的茅草房。
当然先得集中力量,给俞敏把婚房建起来,也算先打个样了。
白夷族工匠造的是一种叫‘木楞房’的传统民居,建筑的时候,先在地基上打上数十棵木桩做基础。木桩打好后,除了留着四角高大的木材作为整个房间的支柱外,在其它木桩在上面盖上木板做地面。屋顶再用茅草和泥土覆盖。
至于墙壁,讲究点儿的用木板、有条件的用竹篾,实在不行,也可以用树枝编个篱笆凑合。
百户所仓库里存了好多草席子,军士们便找出来十几条,安上去给俞总旗当墙使。别说,席子一卷,八面来风,十分的凉快。
而且这种干栏式建筑上层通风干燥、防潮防虫,十分适合用作居室;下层可以关牲口或用来堆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