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大明的开国功臣,死者塑像,生者虚其位。不说还没进去的徐达,单说已经在里头的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岐阳武靖王李文忠、宁河武顺王邓愈这些,哪一个是他们这些文臣可以望其项背的?
“一点没错!”朱桢却重重点头,朗声道:“开平王他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功在社稷,利在百年,可让大明不逊汉唐;老宋之功,却功在华夏,利在千秋,能让大明远迈汉唐!”
说着他很肯定道:“日后天下人都会明白这一点的。”
“谢王爷。”宋讷感动得老泪纵横:“老朽飘零半生,碌碌无为,没想到最后有这番际遇,都得感谢王爷啊!”
他坚持着让儿子扶自己下来,给朱桢磕了最后一个头,才离开了自己的战场。
第一一五八章陛辞
次日,宋讷便前往陛辞。
按说,四品以下官员陛辞时只需要在宫外磕头即可,没资格当面跟皇帝道别。
宋讷本以为自己一个国子大学的五品司业,自然也就是在午门外磕个头,递个谢表,然后就能回老家了。
谁知他刚到,还没下抬舆,城门洞里便出来个穿着蟒衣的太监,朝他拱手笑道:“尊驾可是宋老司业?”
“正是草民。”宋讷吃力的拱手还礼。皇帝已经恩准他致仕,所以虽然他还穿着官服,但已经是老百姓身份了,陛辞完了就要永远换回布衣了。
“咱家可等着恁了。”太监笑笑,正色道:“有上谕。”
“快扶我下来。”宋讷赶紧让儿子扶自己下了抬舆,跪地聆听上谕。
“上谕,着宋讷乘抬舆入宫觐见。钦此。”
“臣遵旨,谢皇上隆恩!”宋讷登时就泪水盈眶。皇帝破例接见自己,已经是殊恩了。还赐自己坐着抬舆进宫,更是莫大的恩典啊。
“老司业,请吧。”太监招招手,两个净军便抬着一具腰舆过来。腰舆其实就是一把椅子,下面多了两根杠而已,十分的简陋。
但在宫里,除了皇帝后妃和太子之外,没有特旨就连诸位王爷都得老老实实步行。开国至今也只有韩国公和魏国公,以及老曹国公李亨享受过这种待遇。
虽然他这只是一次性的特权,而且完全是为了照顾他行动不便,但也足够他子孙后代一直吹下去了。
……
宋讷坐着抬舆进了皇宫,一路上飘飘然来到武英殿。等了没多会,朱老板便宣见了。
他便在儿子和那个太监的搀扶下进去金殿,颤抖的给皇帝陛下磕头,激动的谢恩不迭。
“哎呀,老宋啊,你也要走了,咱是真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