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叔十二叔。”
“大哥,十一十二。”
“六哥。”
待一家子互相打个招呼,朱标便问长子道:“雄英,你又淘气了?”
“爹,我没有。”朱雄英赶紧解释道:“就是想求六叔带上我,可他死活不答应。”
“我可没那个权力,这事得问你爹同不同意。”朱桢马上甩锅,并朝大哥挤了挤眼。
“我同意。”朱标却像没看到老六的暗号一样。
“好哎!”朱雄英一蹦三尺高,拍手笑道:“六叔这下没话说了吧?”
“好哎好哎。”朱允熥虽然听不太懂,但见状也跟着拍手叫好。
“不是,大哥你……”太子的反应是直接把老六搞蒙了。“你不担心路上有危险啊?”
“人喝水都能呛死,危险肯定是存在的。”朱标笑道:“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让雄英一辈子不出宫啊。再说他跟着你,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可是我不放心。”朱桢郁闷道:“他可是皇长孙,跟旁人能一样吗?”
“先吃饭,咱们边吃边聊。”太子便拉着他进了堂中。
第一一六三章启程北上
一大家子进去堂中,便见大圆桌上已经摆好了菜肴。
不用细看,哥几个一闻味儿就放心了,知道今天有高人助阵,大嫂绝对超水平发挥了。不然绝对不会没有糊味儿……
众人便在宫女的侍奉下洗手入席。朱标拉着朱桢坐在自己身边,亲自给他斟酒道:“来,大哥先敬你一杯。”
朱桢却捂住酒杯道:“大哥不留下雄英,这酒我是不敢喝的。”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无非就是他将来要继承大统,绝对不能有闪失。”太子笑笑,正色道:“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是吴元年,当时刚刚被父皇立为世子,他便命我赴临濠祭拜祖墓,并注意一路体察民情。”
“我至今还清楚的记得临行前父皇的教导,他老人家说:‘古代像商高宗、周成王那样的帝王,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勤俭克己,最终成为守成的好君主。
“你生长富贵,习于安乐。这次外出对你尤其重要,可以让你知道鞍马劳顿的辛苦。你更要好好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回到老家后,还要认真访求父老,以知我创业的不易。’”
回忆完父皇的教诲,他对认真倾听的兄弟子侄动情道:“现在看来,那次回乡对我的影响十分深远,当时天下久经战乱,百姓不堪重负,已是饿殍遍地。那时我才知道,曹孟德那两句‘白骨露於野,千里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