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仙。
秦志业笑说道:“是的,胡仙是个非常厉害的领导者,星系日报在她的手中,比其父亲胡文虎在位的时候还要强。
星系日报对海外的新闻报道提早之后,其他报社也被迫跟上这个节奏,只是一般的小报社哪有这个财力,也只有几家大的,才能做到。
这样一来,倒是快速的给香港的报社分级了,强的越强,弱的越弱。”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这么说,如果我们要做报社,也必须跟他们一样了?”
“对。”秦志业说道:“如果杨生您要做普通报纸,那初期倒是无所谓,弄点香港或者亚洲的新闻也行,一些风趣内容也可以。
但要是做高档报纸的话,国际上的大事,是必须要有的,还必须要做到非常早才行。”
“嗯,派人去欧美常驻,其实也就是钱的问题,我倒是可以投。”杨文东顿了顿说道:“但你也说了,这些人必须要是经验丰富的人,这方面,伱能找到吗?”
秦志业回答说道:“杨生,这种人是有,但人家愿不愿意去欧美,我不好说。
不过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直接挖这种人,各家大报社在海外都有这些人,我们直接挖就行了,还能根据他们以往的成绩,来选择最佳的。”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倒可以,看来,就是比谁有钱了。”
“对,有钱肯定会方便很多。”秦志业说道:“只是想做一份报纸容易,那明报的初始资金据说只有十万港元,但想做好了,可能再加十倍也不够。
特别是如今香港报业市场早已经稳定的情况下,就算我们成功了,想短时间内盈利,也是很难的。”
“这我知道。”杨文东自然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如今便利贴的生产已经可以自我造血,粘钩在香港的测试也很不错,甚至连粘鼠板在今年夏天生意都很不错;
从账面上来看,他的确还欠了银行资金,可这一个月的交易数据算下来,连银行都知道,可以轻松覆盖欠债了。
也因此,杨文东在银行眼中已经成了优质资产,有了一定的信用额度。
只要再等个半年,所有的负债都可以清零。
随后,他又问道:“秦生,你觉得金镛的小说,对报纸销量的影响大不大?”
“很大。”秦志业回答说道:“优质的小说,能够吸引几千甚至上万人去买这个报纸,只是,这并不能长久,因为小说完结了或者内容变差了,那就没得玩了。
不过,如果一本小说能够连载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能够将内容做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