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音乐。
而这个时代,信息传递慢,新闻内容也不会有那么多,那电台就需要依赖大量的音乐了。
只要音乐够多够好,那很多观众就是为了听音乐而存在了,香港公共电台及英文电台其实也都是这么操作的。
“我们已经买下了76首音乐的版权,数量上跟公共电台差不多了。”张辉回答说道。
“76首?”杨文东下意识的觉得太少了点,不过考虑到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太多的音乐,于是说道:“那挑几首比较好听的播放试试,或者公共电台播放的比较多的。”
“好。”张辉立刻下令手下去操作。
不一会功夫,播音间外面的喇叭里,又响起了一些音乐,一首音乐差不多2-4分钟。十几分钟后,音乐便播放6首,第七首的时候,杨文东挥手示意停下来,随后问:“老张,这香港的好音乐还是少了点啊,还是因为我的口味要求比较高?”
理论上来说,杨文东对音乐口味的要求肯定是比这个时代高的,毕竟前世那么多经典音乐都被他听过来了。
他对刚刚播放是几首华语音乐不是很满意,不过如果现在的香港市民觉得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张辉说道:“这个我不好说,但香港的音乐,很多还是来自于十几年前的内地,这十年基本上也没什么新歌。
反观就我知道的日本,那边好听的音乐就非常多,基本上每一年都有好多新歌出现。”
“经济决定文化,没有一个好的经济,是不可能有什么文化产业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再过20年,香港的电视剧、电影、音乐流行半个亚洲,其根基就是70年代香港经济变的很强;21世纪初的韩流席卷亚洲,原理也差不多。
没有足够的经济,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追求艺术,去追求好听的音乐、好看的电影电视剧。
经济强国才有文化输出,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
张辉笑说道:“是这个道理,美国电影业那么发达,也是这个原因,有足够的观看客户。
不过这两年,香港的几家电影公司也很不错,但音乐这一块,不太行。”
“正常,一般的人,连收音机都没有,更不可能指望他们去买唱片机了。”杨文东也分析说道。
香港的电影目前已经有破50万港元票房的存在了,但电视剧与音乐还是非常拉胯。
原因就是电影直接小钱就可以去电影院看,但想看电视剧就得买大几百元的电视机、一个月支付25元的有线电视费用。
普通中产阶级都吃不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