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可能也是因为这个时代电影数量较少,同时放映套装太贵的原因。
但可以想象,这么多人的环境下,卫生会是什么样。
“可能是吧?”苏依依不确定的说道:“感觉挺闷的。”
“香港的影院就这样,是有点麻烦。”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来香港快两年了,最近一年他也看过不少电影了,但没一处环境是好的。
苏依依看到了杨文东似乎在想着什么,于是拉了拉手,问道:“东哥,在想什么呢?”
杨文东笑说道:“依依,你说如果建一个豪华、人少一点的影院,那票价再高一点,比如说3-5块钱,你愿不愿意这个钱?”
“如果舒服一点的话,是可以的啊。”苏依依想了想说道。
杨文东笑说道:“对,像你这样的小富婆,香港还是挺多的,或许这也会有市场。”
以前他没想过很快进入地产市场,所以没想过太多,但如今廖创兴银行主动送了那么高的信贷额度给他,在明知道香港地产未来的情况下,不去投入就太傻了点。
只是,他也知道66年开始香港房价就会暴跌,所以做地产的方法无外乎两种:
一种是卖楼快速套现,一种就是收购一些哪怕地产危机时期,也是值得提前购买的物业。
毕竟66年开始的房价暴跌是相对于64-65年的高峰期,对比现在可能反而还要高。
苏依依也是聪明人,问道:“东哥,你是想投资院线?”
“嗯,现在是有这个想法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香港的电影市场还是不小的,而且我本身就有传媒公司,院线或者电影,本身也是传媒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一个投资,既可以投资地产还可以投资传媒,是很划算的。”
苏依依好奇问:“院线也算传媒?”
杨文东笑说道:“传媒的本质之一就是能够投放信息给大众,电影可以做到,但很多时候还不能直接做到,它们更大的好处就是间接带来的名气。
但院线,你想想院线里面有多少广告?”
“对啊。”苏依依也明白了过来。
杨文东接着说道:“而且,院线必须要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这也非常符合地产投资。”
第二天,来到公司之后,杨文东叫来了魏泽涛,正常听完了工厂内部的一些事情后,说道:“老魏,联系猎头那边,给我找一个精通地产业务的人。”
“好。”魏泽涛答应后,又问道:“杨生,你是准备进军地产市场了?”
“有这个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