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的,自己老板不太看好香港地产了,而杨文东的判断,谁都不会怀疑。
杨文东又道:“除了家乐福的,但也需要谨慎一点,除非是优质位置,不然也不要下手,真的看中了,也给我提前过目一下。”
这个事情就只能找平衡了,家乐福的扩张虽然重要,但也不至于差半年一年时间,且如果真的有好位置,他也会同意的。
“没问题。”郑志杰顿了顿,又问道:“那是否现在就要开始,套现我们手中的物业?”
这一点是必须的,因为长兴地产手中的大量物业、地皮,都是早期借贷购买的,地产行业都是这么操作的,真靠自己的资金买房,那得亏死。
而一旦知晓即将出现地产价格下跌,那就必须趁着高价抛售部分,一则可以获得大量现金等待以后抄底,二则降低自己的负债,
因为一旦地产价格下跌,曾经的高价抵押物,价值下跌后,银行那边为了管控风险,就会要求企业还款或者增加抵押物,这也是很多地产企业,在危机之中倒闭的最大原因。“这个不用急。”杨文东想了想说道:“这样,除了中环,其他地方一些面积较大的物业、或者价值较高的物业,可以先放出消息,吸引一些买家,他们愿意买的话,那可以协商。
其他普通的物业,数量多,但容易套现,就等到今年下半年再开始吧。”
价值较高的物业,批量出售,也是需要一点时间的,不能等到最后一刻;而小型物业,就没这个隐忧了,但不能等到最后两三个月,因为数量太多了。
所以,前者留一年时间,后者有半年,给市场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如同股市一样,不然大规模砸盘,万一提前引爆地产危机,那自己就亏大了。
“好的,我明白。”郑志杰点点头说道。
作为业内人,他自然知道老板的意思,这本身也就是正常操作。
杨文东接着说道:“其他子公司的需求,也是如此,但凡涉及到地产的,规模在50万港元以下的,又是本身发展需要的,那可以购买,不用上报;
而如果价值超过50万港元、或者并非迫切需要的,那就要跟我说一下,我同意了才能购买。”
如果是之前,地产上升期,基本上200万港元以内的地产投资、本身又是发展需求的物业项目,杨文东都是授权给手下自己决定的;当然,这还需要总部审核部门的同意,而交易完成之后,也需要在月底统一信息告知杨文东,然后他事后判定。
这样操作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手下的人,逐步的了解自己对于这方面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