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设备本土化生产也是有必要的,如果成功了对我们意义很大,因为我们需要在香港重点发展饮料产业。
这样,我们下一条生产线继续买德国或者日本的,但可以给东盛一个机会,让他制作一条小生产线,先做玻璃饮料,生产我们的姜汁饮料,如果没问题了,再逐步给他们更多更大的订单。”
如果跟百事合作,那未来香港饮料的产量会非常高,特别是集装箱普及后,运输成本降低之后,订单必然更多,而且自己旗下品牌的饮料,也会有所发展。这种情况下,如果香港本地有一家设备供应商,那绝对会有很大帮助;而且还有十几年就改开了,自己的饮料必然第一时间占领这个市场,需要的设备也是很多的.
“好的,那我就给东盛下一条小生产线订单。”周浩然笑说道。
“嗯,饮料是未来屈臣氏的主打产品之一。”杨文东又说道:“不过现在受限于海运成本以及宣传因素,也的确很难向海外发展,暂时就依赖百事吧,在这段时间,我们的凉茶或者姜汁饮料主打东南亚市场就行了。”
造饮料不难,一个小作坊也能做出来,但想做大,最大的困难就是宣传投入,这需要投入海量的广告费,才有可能成功,无论什么饮料都是如此。
现在还不是自己全力发展饮料产业的时候,实在也是资金有限,别看如今长兴集团年营业额几个亿,但这点资金放到欧美根本算不了什么,只能在香港这样的小地方称霸,或者稍微影响一下东南亚。
只有等香港地产暴涨几倍,自己的实体、船运产业再发展几年,抓住一些黄金机遇,自己的财力再扩大几倍乃至十倍以上,这才有进军海外各个产业的根本,要不然想凭借着产品力在已经成熟的市场领域获胜,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好的。”周浩然笑说道:“百事给我们的订单,足以让我们建一个中型的制厂,如果饮料很难在国外发展起来,那制产业或许可以、或者我们的零食产业。”
杨文东说道:“可以,单纯的或者零食,海运成本并不算很高,那就可以尝试一下,进军海外,哪怕市场一般,也可以先将渠道打通。”
周浩然笑说道:“明白,而且我曾经跟华润交谈过,内地也非常缺,在59年,内地总产为110万吨,但去年据说只有30几万吨,可也因为经济原因,不敢在国际市场大规模买。”
“几十万吨,这可不是小数目啊。”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你想拿下这个交易?恐怕很难吧?”
可不是小麦水稻,虽然也是必需品,但全球的总产能也是有限的,远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