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蝇板等灭害产品,去年一共销售了5100万港元,同比涨了21%。”
“便利贴降价的事情我知道,你跟我说过。”杨文东说道:“看市场反馈,便利贴基本上已经市场快饱和了吧?”
魏泽涛回道:“是的,我们也多次打广告,基本上有这个需要的都知道便利贴的存在了,但很多企业并不会购买,便利贴虽然方便,但也算不上真正的必需品。”
“嗯那我们接下来,就要培养用户的习惯。”杨文东又说道:“可口可乐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但只要广告多一点,再配合其他营销手段,或许能够获得一些新客户。”
即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作用非常大的app,初期成长到了平缓期后,再发展稳定用户也是非常难的,如果是付费软件,那难度更大。
现实中的商品也是如此,再受欢迎,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增长乏力,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潜在客户的。
“杨生的意思是,也搞适当的免费推广?”魏泽涛询问道,他也是知道便利贴在最早期就是搞免费推广的,后来有了渠道也就正常经营了。
“免费是一种方法,也可以跟一些办公用品品牌合作,比如卖笔记本的,就可以买一送一。”杨文东又说道:“免费的东西,人家不可能不要,一旦原本不愿意钱买便利贴的人,用过了便利贴,那可能就有一部分人,会转换成我们的长期客户的。”
“好,那我今年就与欧美的办公用品品牌合作试试。”魏泽涛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问:“这灭害业务,现在有多少人做这个?”
粘鼠板这些业务,杨文东也不在乎能赚多少,这东西基本上没什么技术含量,竞争对手较多,虽然有专利,但很多情况专利也并非有用,坚持做粘鼠板主要就是为了就业,因为它完全是手工做出来的。
“差不多有3000人左右。”魏泽涛说道:“主要也是在九龙一些偏僻的地方建厂,一个厂一般有个两三百人,十几个厂左右,都是小规模的。”
“行,就这样维持下去。”杨文东说道。
魏泽涛又说道:“杨生,我这边最近还有一个发现,那就是亚洲国家对于粘鼠板的需求涨的很快,可能也是因为这些地方经济开始发展,很多乡下人都来到城里。
但基建方面又不完善,居住很乱,跟四五十年代的香港类似,老鼠也是横行,这也带来了不小的市场。”
“你是想重点开拓东南亚市场?”杨文东问道:“可是那边很多地方都没有专利法,本地人也是可以直接模仿做的,就成本,你能拼得过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