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只是不是大规模种植,而是少量。”
“那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这块荒地他们报价多少?后期开发费用多少?”
周浩然道:“他们的报价是2万美元,这个不贵,但后续想将这块地全部变成甘蔗地,恐怕要几十万美元左右的投入,但可以分批进行,也可以依赖银行贷款投入,然后等有了盈利能力后再还债。”
“有把握吗?”杨文东笑问道。
周浩然回道:“100%的把握肯定没有,但我们自己有需求,就相当于不用担心卖不掉,这是大规模农业种植之中风险最大的因素;
剩下的就是这块地能不能最大程度利用的问题,这一点,我也调查过,需要专业的运营大农场的团队来负责,当地也是有这样的人的。”
杨文东想了想又问:“是永久产权的吧?”
“是的。”周浩然回道:“现在马来西亚政府也在推动土地转让999年,但之前就有大量的永久产权土地在外界私人手中,政府推出的999年根本没人搭理,除非非常便宜。
我这边还是要求永久的,对我们来说,真正的投资大头是后续改造,而不是土地费用。”
谁都知道永久产权的更好,在外界有选择的情况下,谁买你的999年,虽然人类也活不了那么久,但价值方面还是能体现的。
香港也有这种情况,任何政府想推动这种事,都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成功。
“行,那价格方面再谈谈。”杨文东也同意说道:“贷款的话,可以走恒生银行或者渣打银行,他们在东南亚都有业务了。”
做生意自然有点小风险,农业种植也的确不是他们擅长的,但既然要全产业链,那就需要尝试一下,倒不是说要省掉这些钱,而是杨文东知道,未来会出现不少次,类价格暴涨甚至很难买到的情况。
自己的制业赚不了钱是小事,要是影响饮料产业就完了,特别是他还与百事签了合同,要是买不到,人家可不管你什么原因;
额外就是自己要做红牛,也得有所准备;
自己的农场不需要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有了之后,供应链方面也会安全很多。
“好的。”周浩然答应后,又道:“杨生,这么大的土地,也是一片一片开发的,所以估计要到三四年后,才能达到最大种植规模。”
“没关系,这个农场就当做一个试验就行了。”杨文东道:“如果成功了,未来我们就算成功的债制业站稳脚跟了。”
前世的王郭贺年,在有所成就后,也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