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碰到港口上船也得排队;
李晓龙没有多想,道:“好。”
“走吧,我带你去见一下香港影视界行业的人。”杨文东笑了笑;
随后,一行人便来到了tvb总部大厦,这里的旁边也是长兴电影公司的大楼,去年的时候,长兴地产公司选择了一块面积很大的地皮,给两家公司专门建了在一起的总部,离影视城也比较近,就是方便所有人。
在杨文东的亲自介绍下,李晓龙认识了香港很多的影视界高层。
邹纹怀、齐瑞凡以及电影电视公司的高层对于李晓龙自然也是非常慎重了,毕竟被老板这样介绍,肯定也是非常看好的了;
这也是杨文东今天来的目的,让全体公司都重视李晓龙,然后集中资源让第一部电影一炮而红,这样才能配合他的计划。
待核心几人来到会议室后,杨文东说道:“邹生,这次李生来香港拍电影,是我请来的,第一部电影按照他的要求来,在人力、资源方面配合好,只要不是过分不合理,就全力支持。”
“明白,杨生,”邹纹怀说道:“就按照制片人模式。”
“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香港也已经开始逐步测试制片人拍电影模式了,也就是导演负责这个电影项目,然后拍摄,最终从整个电影收益中,拿抽成;
这也是好莱坞早年的发展路线,因为文化产业的公司,按照传统发固定工资的模式,只会质量越来越差,隔壁邵氏电影就是证据,连好莱坞最终也只能放手传统模式,改用制片人;
就是因为哪怕站在资本家的角度,适度的让利给能力强的导演或者制片人,他们才能够拍出更好的电影,最终自己获利更多;要不然好莱坞那群吸血鬼,怎么可能让利给导演及明星;
香港这边也在前两年开始尝试,有能力的人自己将剧本交上来,通过审核后就可以协商分红比例,开始一般都很低,但只要能够连续出成绩,那分红也就越来越高,这样也能刺激创新;
站在杨文东的角度他也乐意看到这种模式,这样一来,自己垄断了电影产出、渠道,但这种垄断情况下,旗下还能有着各种创新,推动香港电影的发展,简直就是完美的商业模式了。
邹纹怀道:“没问题,李生,你这边需要什么,跟我说就行了。”
对于李晓龙,他也有所耳闻,毕竟是在好莱坞混的华人演员,且其小时候也在香港拍过电影,但他也没有多关注;
如今老板亲自隆重接待,自然也让他重视三分了。
“行,那就这样。”杨文东点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