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
如原先历史上一样,和记在68年之后迅速发展,加上杨文东的干涉,使得和记的规模更大、扩张速度更快,这也导致了其股价犹如雪球一样暴涨;
早年杨文东的投入,如今也翻了5倍以上;不过这里面的确有着很大的泡沫,但股市不就是这么玩的么,只要牛皮不破即可,相比于巨骗陈松青,和记至少还是有很多实际产业、盈利能力等等的,财务数据也只是做的好看,但没有造假。
祁德尊也笑道:“哈哈,这也有杨生一份功劳,杨生成为股东之后,和记在银行贷款这一块就方便太多了。”
香港的银行知道和记背后有杨文东,那很多项目只要不是太离谱,那基本上都是愿意贷款的,这就给靠着金融扩张的企业带来了极大地方便。
“合作共赢么。”杨文东点点头,很多大公司到了后期,就是靠着资源来帮助被投资的公司发展;
一方提供能力,一方提供资金资源,完美结合。
二人寒暄一番后,祁德尊直接问道:“杨生,不知道这次您来我这里,有何贵干?”
杨文东也直接说道:“港府推出几个码头之事,你应该知道吧?我记得之前你还说过如果港府推出货柜码头,你希望黄埔能拿到一个,现在时间也到了,我希望和黄能够出面拿下一个。”
祁德尊这时反而倒是有些犹豫,道:“杨生,我的确有这个想法,只是我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老实说,以现在和黄的财力外加信用额度,是很难拿下这个项目的;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收购了安达臣,也成为了均益仓的大股东,资金负债率已经很高了,就等着股价与地价再涨一波才能缓解一下资金流。
如果再拿下这个港口码头,那后续所有的资金就得投入进去,虽说我也认为这个项目不会亏,可这样的话我就没办法投入其他项目了。”
“你的处境我明白。”杨文东点点头道:“但这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5个码头估计未来十年都够用了,你自己想清楚吧。”
和记这些年来发展迅速,但还未到前世72年巅峰的时候,比起太古怡和还是有所不如的;
而中小型公司哪怕知道一个大项目很赚钱,也是不适合全力投入的,因为这会导致公司资金链枯竭、风险太大,且即使成功了也会导致几年的时间无法做其他事情,这对于发展性公司来说未必是好事。
祁德尊又道:“杨生,我当然是想拿下来的,所以我想请你出面担保,我会给你3%的担保金额,这比市面上的2%要高不少了。”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