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华尔街对冲基金都是投资人模式。
自己哪怕再有钱,也不会投资股票,而是利用别人的钱,然后赚钱后分红,亏钱后拍屁股走人,自己不亏。
甚至美国好莱坞的职业导演也是这样,这些身家上亿的导演,自己也不会投资,而是找好莱坞巨头公司或者其他资本,电影赚钱后分红。
不过想这么玩,本身得有能力,能够让投资者赚钱,人家才会相信你,也因此华尔街的很多高手职业生涯都是短暂了,输了一次大的就没机会了,像索罗斯这种也是极少数。
“哈哈,我知道这一点。”巴菲特笑道:“所以作为回报,你在美国,也可以投资我的基金,如何?
你了解香港与亚洲,而我了解美国,你我合作,一起赚不是更好吗?”
“这样的话倒是可以。”杨文东想了想后,同意说道。
长兴集团旗下很多出口的产业,主要核心市场就是美国,因此多年下来,在美国聚拢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虽说在美国也有用途,比如投资肯德基、百思买、部分科技研发等等,但这些投入对比多年的利润还是不够看的,且实际投资也可以借用银行贷款等等;
虽然理论上这些钱可以调回香港,只需要交一定的税费即可,但在一个国家赚了很多利润,转手就撤,可不太好,小公司或许还可以,大公司就需要考虑很多了,再加上美国市场本身也很大,因此资金就一直留在美国,甚至就算香港这边需要用钱,也可以通过金融抵押的方式从美国银行套现出来港元。
而这么多资金留在美国,自然不能放在银行里,因为利息也没多少,甚至有的时候还是负的,因此,投资股市也是一个选择,只是杨文东对于60年代的美国股市也不太熟悉,只能投资那些未来发展还不错的美国企业;
这样的做法,风险低一点,但利润方面就难说了,肯定是比不过巴菲特这种人的,这位可是靠着自己实力,成为一度赶超比尔盖茨这个几乎垄断全球操作系统的金融天才。
巴菲特笑道:“对我来说,我也需要一笔足够的资金,美国的股灾也差不多结束了,有了足够的资金,我也可以投资很多我看好的企业。”
“既然你对美国市场有信心,为何还要投资香港?”杨文东又问道。
巴菲特道:“本来我是没想过的,是你给我了机会了解香港,让我发现这个地方的潜力可能比美国很多行业都要大;
而且从多元化来考虑,我也不能只将所有的希望放在美国,任何一个大公司,规模大了,一般都是想尝试在海外投资的,对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