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对于鹰的大型无人机如数家珍,什么捕食者、rq-2先锋无人机、rq-3暗星无人机等,一款款脍炙人口。
实际上,巨熊的大型军用无人机发展也是相当了得。
熊从50年代末开始研发无人机。
60年代就推出了图-123猎鹰无人机。这是图波列夫设计局基于121型战略巡航导弹开发的远程侦察无人机。
图123具有巨大的机体,可以容纳多种摄像设备和电子侦察系统。
它飞行速度可达2马赫。
后来,他们还推出了图141侦察无人机。这是目前他们拥有的中程无人侦察机。
它挟带了多种探测设备,比如照相机、热成像仪、光学成像仪和影象雷达等。
也许有的人会有所怀疑:熊在电子科技领域似乎挺落后的吧?
它们怎么能造控制系统要求极高的远程军用无人机呢?
其实,熊的电子科技一开始并不算差。
熊的电子科技一开始和鹰一样走的是电子管路线。
不过,后来鹰开始走晶体管路线。
晶体管明显要比电子管更先进,可以在一小块基板上堆砌更多的电路图。
所以,鹰到了60年代中后期已经在电子科技领域领先于熊。
而熊则是持续在电子管这个领域浸淫。
制造大型无人机,其实完全可以用电子管电路图来构造控制系统。
不过是占用的体积比较大而已,作用还是能够起到挺不错的作用。
这就是所谓的力大砖飞。
巨熊造的东西,看上去很粗笨,但基本上还都挺耐用的。
军用大型无人机除了控制系统一定要足够强大之外,还必须得拥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因为,它飞到别人地盘附近,跟操作手距离较远,很容易会被强磁信号干扰甚至是劫持,最终与操作手失联。
比如,前世的2016年,波丝就曾经使用干扰技术先干扰鹰军的一架捕食者无人机,然后将其击落。
所以,想要研制一架优秀的无人机,其抗干扰能力必须得足够强。
第三个问题,就是无人机的动力系统方面的问题。
军用大型无人机一般普遍用于侦察等方面,它的速度比较慢,大多数无人机最高飞行速度不过800公里每小时。就这么一个速度,面对防空导弹的时候会非常危险。
如上就是军用大型无人机面临的主要问题。
王浩然脑子里自然是有现成的作业可抄的。
他之所以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