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也因此有了“华夏商业电影投资第一人”的称号。
在此之前,哪怕大家都非常相信林立,也没想到她在“流浪地球”首映式上的发言会一语成谶,“流浪地球”真的拿到了超四十亿的票房,拿到延期密匙是肯定的事,完全有望冲击45亿票房!
林立的投资眼光也因此被广大网友和业内同行而津津乐道,这笔投资,他可谓赚的盆满钵满。
在过年前后这段时间,“流浪地球”可谓火遍大江南北,牢牢占据春节电影市场的“c位”,被无数粉丝视为“国产科幻片的里程碑之作”。
更被誉为是华夏科幻片时代的新纪元和标杆之作,也与林立当初在首映式上说的话遥相呼应。
而“流浪地球”之所以能成功,网友们也总结出了两点重要原因。
首先“流浪地球”选择的题材非常合理,不仅能够卖情怀,还能够卖稀缺度。
对于“流浪地球”而言,身为刘慈新的著作,它无形当中就已经为自己吸引了一大批粉丝,这些粉丝对于“流浪地球”的票房成绩无疑起到了推泼助澜的作用。
针对这点,许多网友都开玩笑说这个套路他们熟,比如林立的“悲伤逆流成河”以及“少年的你”这两部电影之所以如此成功也是有相同的因素。
电影很优秀毋庸置疑,可这两部电影如果不是有林立的原著作品人气加持,不是林立亲自导演,也绝对不会拿到如此高的电影票房。
再有便是,华夏的科幻,一直都有着有别于欧美科幻的不同的文化内核。
我们看惯了“一人开挂,拯救人类”的欧美好菜坞科幻片,我们也看烦了各种“不,为了爱情,我可以不要一切”的男主为救女主而把全人类置于危险境地的恶俗情节。
而作为华夏科幻的“流浪地球”,却带来了一股清流。
在“流浪地球”里观众看到了一种理念,一种将全人类团结在一起“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
也看到一种大家一直期待的场景,全球各国各民族说着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让地球和人类活下去”,团结在一起。
甚至,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都并非发生在华夏,而是远在东南亚的岛国。
那里,说着印尼语,日语,俄语,来自世界各国的工程师,救援队通力合作,才成就了奇迹。
虽然“流浪地球”是一部华夏科幻片,但是丝毫没有凸显出华夏的地位,可以说刘慈新甚至在故意弱化华夏人的身份,而是把整个人类当做一个命运共同体在撰写。
这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