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修女出现在伤病营帐中,他们和受过专业教育的东罗马医生一起,救下了不少伤兵的生命。
为了鼓舞较为低迷的士气,伊莎贝拉以卡洛斯的名义颁布了几项诏令,一方面册封了几十名王国骑士,授予了十几座城堡和乡村,一方面向东罗马帝国提出贷款,购买包括烟草,烈酒,果在内的补给品,从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提振军心。
这一套政策推广之后,联军矛盾消弭于无形,以重新高昂起来的士气和重新完善起来的组织调动向格拉纳达发起了又一次猛攻。
1475年4月20日,在与罗马教廷进行又一轮利益交换后,查士丁尼再度取得外交突破,为卡洛斯成功获取到了卡特拉瓦骑士团的帮助,超过一半的卡特拉瓦骑士愿意承认卡洛斯的王位,另外一半则选择支持阿拉贡王国的费尔南多。
在这个时候的伊比利亚,骑士团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势力最强的圣地亚哥骑士团和卡拉特瓦骑士团都掌控着超过十万的人口。
除了这些大骑士团外,伊比利亚还活跃着为数不少的小骑士团,比如蒙特萨骑士团,阿尔坎塔拉骑士团,绶带骑士团,战斧骑士团和瓶骑士团,它们或向教廷效忠,或向国王臣服,都是伊比利亚再征服运动中的功臣。
随着再征服运动的推进,他们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世俗君主们越来越不能容忍一群直接向教廷效命的军事组织,不少骑士团的大团长之位开始由国王兼任,这也是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等王国与罗马教廷的矛盾点之一。
查士丁尼与他们打交道的方式也很简单,直接放弃集权,承认他们的所有权利,承认他们的特殊地位,与教廷妥协,从而换取他们的效忠。
现在已经是15世纪末,经历过黑死病和大分裂的罗马教廷再也不是西欧国家的精神粘合剂,而是整个西欧的“毒瘤”和“吸血鬼”,是君主集权的最大阻碍,这也是东罗马帝国选择与罗马教廷交好的重要原因。
罗马教廷越嚣张,西欧国家就越衰弱,双方矛盾就越深,有朝一日,宗教改革的烈火就会愈发旺盛。
事实证明,这种阳谋完全是可行的,罗马教宗和枢机主教们当然知道东罗马帝国的小算盘,但他们也是自私的,才不管底层人民的感受,忙着将一片片领地划归自己名下,忙着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赎罪券聚敛财富。
罗马教廷虽然是整个西欧世界的最高宗教组织,但事实上,每个民族在教廷中的地位依然是不同的,一个多世纪前,大部分的枢机主教都是法国人,大分裂结束后,绝大多数的枢机主教又变成了意大利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