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高度赞许。
最后他还特意强调道:“领导,多亏了这个叫李暮的学生。”
“如果不是他高屋建瓴地设计理论框架,为后续研究打下扎实牢靠的基础,我们半导体研究所没可能那么快就把芯片搞出来。”
王绶觉以前经常在他耳边夸李暮,他还不信,觉得言过其实。
可现在芯片都搞了出来,事实摆在眼前,不信也得信,人是真有本事!
想到这里,吴有望忍不住道:“这种人才,我看就应该赶紧让他到我们半导体研究所。”
李暮不火速入所,为国家建设发光发热,窝在京工院里当个学生,简直是在浪费生命。
元领导听完,不由哈哈笑道: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现在要是让他直接进研究所,未必是好事,年纪太轻不说,也需要继续的学习、深造。”
一边的郭默也笑着道:“反正人最后都要进半导体研究所,你担心什么?”
听到这里,吴有望也回过神来,道:
“领导,您说得对,是我心急了。”
“李暮的成长状态很不错,妄加干预,很可能是拔苗助长。”
元领导笑道:“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李暮保驾护航,让他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就行!”
郭默和吴有望不禁重重点头。
说完,元领导又详细地问起了李暮在实验当中的发挥,听到他能引导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们进行实验,又是连连点头面带笑意的赞许。
待把集成电路的事情全部汇报完后,郭默带着吴有望准备离开。
不过就在两人就要走出门口的时候,元领导忽然叫住他们,沉思片刻,坐到桌前给取出一张信纸写了一封信。
将信装好后,似乎是又觉得不够,他又从从左手的手腕上取下块随身携带的手表:“它跟了我很多年,样子是旧了些,不过时针分针都没有坏。”
“我知道这个小同学啊,经常在学习和研发时废寝忘食,他现在还年轻,身体能撑住,但这是不行的!”
“送表给他,是希望他能按时吃饭休息,为自己也为国家养好身体!”
“你们替我转交给李暮,告诉他,有个好身体,是国家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