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伟奇怪道:“李暮啊,不行吗?”
“我听说他才大二,这个时间转专业完全来得及。”
“他虽然基础理论不行,但在农业技术研究上有着超乎常人想象的直觉,对于学农来说是极为可贵的。”
郭默缓缓坐回位置,有些哭笑不得道:“老魏啊,我的魏所长,你想要人可以,但跟我这要没用。”
“想要让他转学农业,你恐怕得先去半导体研究所一趟,和王绶觉掰扯掰扯才行。”
闻言,魏国伟有些愕然:“这和半导体研究所有什么关系,难道李暮还能是半导体研究所的人?”
郭默摇摇头道:“呵呵,他虽然不是,不过和是也差不了多少了。”
“前些日子芯片工业化实现的事情你知道吧?在实验中,李暮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现在他在国内半导体界的地位,不亚于任何一位专家教授,津贴都拿上了,只是碍于学生的身份,没有被官方承认而已。”
“你想要把他拐去学农,半导体界一堆专家教授都得跟你急眼。”
听着郭默的话,魏国伟陷入深深的震惊当中。
……
次日,李暮来到学校。
走在路上,他都能听见不少学生对胺菊酯的讨论。
农业为国计民生之本,历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
尤其是处在三年大灾害时期,每一个关于粮食增产的消息,对人民而言都是难得的好消息。
本来工科学生,对这方面兴趣没有那么浓。
但怪就怪在,报纸上刊登实验人员的时候,提了一嘴——京工院的一名学子,亦对胺菊酯的研制有着不小的贡献:
饭堂里,李暮吃着饭,耳边都有人讨论:“陈夏兴、米胜华、袁培业、杜明卫……这些都是我们国家有名的农业学者啊!”
“你们说说,报纸上咱们学院里那个人是谁啊,竟然能和他们一起研究?”
“这谁猜得到,咱们一个工科学校,平日里也没听说谁懂农业啊!”
“哎哎,你们说,会不会是李暮……”
……
几个学生说着说着,目光就不由放在了李暮身上。
有人很快忍不住上来问道:“李暮,你知道最近农业技术突破的事吗?”
这人李暮班上的同学,叫赵开兵,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和李暮算是比较熟悉。
“当然知道。”李暮回头笑了笑,道:“那几位教授研制出胺菊酯的成就,实在是让人佩服。”
“10%的增产啊,足够多少人吃饱肚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