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一松。
李暮这才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接着道:
“你们刚刚说的问题我都听明白了,涡轮迟滞,是发动机在高转速时大涡轮接入会出现的动力输出不连续情况。”
“为了减少迟滞,我的想法采用双涡管涡轮的设计。”
“通过将排气气管分成两组,每组连接一个涡管。这样设计可以减少不同汽缸之间的排气干涉和涡轮迟滞现象……”
他随口便说出了一个解决办法,让刚刚还恨不得抓耳挠腮的众人眼前俱是一亮,纷纷掏出纸笔,开始飞快记录起来。
见到他们这幅样子。
又想了想自己未来可能要离开几天。
李暮索性将另一个方法,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一并提了出来。
有了这两个技术,基本能将涡轮迟滞的问题给解决掉。
他缓缓道:
“其实说白了就是增加可调涡流截面的导流叶片。”
“这些导流叶片会在低转速、低排气量的工况下关闭,从而增大发动机的进气压力。”
“而在高转速高排气量的工况下,导流叶片会重新打开,以优化涡轮的增压效果……”
说完了涡轮迟滞的问题。
李暮又继续讲了讲机械结构和系统集成的解决思路。
双涡轮增压系统需要更高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涡轮的转速和温度都会显著地增加,对机械结构产生较高的要求。
想要解决,首先肯定还是要优化材料和制造工艺,比如采用高强度、耐高温的钛合金、陶瓷材料。
又或者改进冷却系统,使用高质量的润滑油等等……
然后是系统集成。
不过这个是个苦功夫,只能通过不断地在软件和硬件上进行复杂的集成和调试,来确保两个涡轮在不同工况下都能高效工作。
……
一直忙活到快到中午的时间。
李暮才将发动机双涡轮增压的技术难点讲解得七七八八。
这些内容,足够杨英等人研究个五六天,足够撑到他去参加测试。
不过除了发动机。
还有武器方面的研究需要解决。
吃完饭后。
他又接着赶去张数顺所在的武器组。
自从他提出炮射d弹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研制思路之后,后者便和从装科院那边带来的人一直在绘制设计图。
进展倒是有一些,只不过速度不快。
按照张数顺自己的预计,以他们目前的情况,想要将两种炮弹都搞出来,至少需要费两到三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