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提供了基础。
黄新华笑道: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过这才只是实现了集成度的突破,离搞处理器还远着呢。”
“更何况咱们现在连16位处理器都还没搞出来。”
“你是不知道,我之前去过计算技术研究所一趟,那边一群人熬得头发都掉了一大把。”
他虽然专注半导体研究。
但不是不清楚微处理器的价值,还有难度。
“那不怕,关键是集成度达到要求,很多东西都可以提升了。比如超算。”李暮笑道。
32位微处理器重要。
但超算同样不遑多让。
第二代超算的100亿次每秒运算速度,虽然很不错。
但运算速度,从来是不嫌高的。
之前不升级,是因为一两百亿的提升没有意义。
不过这次的40w集成度,足够将运算速度拉到500亿次每秒往上,绝对十分划算。
黄新华道:
“你打算做第三代超算,是不是太早了些?”
“其实现在第二代超算已经足够应付所有的研究任务了。”
“又几千万去建造,未免有些浪费。不如等我们再研究个1年,将集成度突破100w再说。”
他并不怀疑李暮的判断。
只是觉得这有些太浪费了。
毕竟自从第二代超算出来以后。
全国上下所有研究所计算任务算力不足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用不了几千万那么多,只升级换代芯片就行,总成本应该不到500w,但它产生的价值,十倍百倍不止。”李暮解释道。
他自然不会忘记现在夏国财政困难的问题。
不过他相信。
一台500亿次超算的价值,绝对对得起500w的造价。
黄新华当即点头道:
“既然你有信心,那我回去便和所长商量这件事,等集成度一突破,就马上立项研究。”
如果是十倍百倍的回报。
那么根本不需要考虑。
干就完事了。
见到黄新华同意,李暮笑了笑,转而又道:
“对了,我最近想到一种技术,或许会对突破光刻技术分辨率的无理限制有所帮助。”
“哦,是什么技术?”黄新华立刻心痒痒起来。
李暮道:
“通过多次光刻和刻蚀步骤,将单一光刻层的图案分解为多个子图案,最终组合成高密度、高分辨率图案,您觉得怎么样?”
听到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