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阙被流放到了岭南,刚开始的确生活困苦,但自从一月前圣人派遣特使,前去岭南看望沈阙,岭南的官吏便知晓,沈阙并没有完全失去圣心,说到底,这位被流放的沈国公毕竟是太后的外甥,圣人的表兄,和圣人血脉相连,所以岭南官吏前倨后恭,仆从和金银如流水般一批批往沈阙住所送,沈阙日子终于好过了很多。
这些事情,紫宸殿的官员皆都知晓,但所有人都睁只眼闭只眼,沈阙已经是一条落水狗了,再打落水狗有什么意义呢,更何况,打狗还要看主人。
众人本以为,沈阙被流放个七八载,就会被召回长安,但谁也没能料到,沈阙的妾室,居然千里奔逃回长安状告他。
尚书左仆射卢裕民首先皱了皱眉:“这个盛阿蛮,之前是个教坊乐姬吧?”
监门卫道:“是。”
“伤风败俗。”卢裕民道:“她敲登闻鼓前,告过县、州、大理寺了吗,这些地方不收诉状,她才能敲登闻鼓,越级上诉,按律笞八十。”
“的确应该笞八十。”监门卫面露难色:“但这笞杖,一时半会,不好行刑。”
“为何?”
监门卫吞吞吐吐:“盛阿蛮,她有孕了。”
-
越级上诉,笞八十,妾告夫,徒两年,这些敲登闻鼓时,监门卫都一一告知了阿蛮,但阿蛮仍然咬着牙,不顾性命敲响了登闻鼓,回想她当时的决绝眼神,监门卫也不由佩服起这个性烈如火的女子。
群臣议论纷纷,阿蛮有孕,那自然是沈阙的骨rou,孩子还要叫圣人一声表叔,如此尊贵,监门卫哪里敢笞八十,若有了闪失,他担当不起。
有御史禀报道:“禀太后,圣人,盛阿蛮作为沈国公的妾室,以妾告夫,臣以为,若传出去,有伤风化,应将盛阿蛮送回岭南,由沈国公严加看管。”
众臣纷纷附和,崔颂清略略皱了皱眉,沈阙是卢裕民一党,他本应趁此机会让沈阙死无葬身之地,但他抬眸看向珠帘后的太后,群臣议论纷纷,可太后始终不发一言,当初沈阙牵涉猫鬼一案,本应处死,没想到靠着沈国夫人死前做的一双云头鞋,还是让沈阙保住了性命,太后到底还是顾念姐妹亲情。
崔颂清寻思片刻,横竖沈阙已经被流放,而且听说心气全消,也形同卢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