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吐蕃已经被驱逐出西域,陆上丝绸之路也应该会慢慢畅通了,些许香料还是能吃到的。
带着猪肉返回山丹衙门后,刘继隆便叫来了军营的庖厨,然后自己动手教起了他们如何处理这些食材。
这个时代的贵重香料,在后世不过是调料罢了。
刘继隆做饭还行,因此也自然认得怎么处理。
在教导的同时,他还对庖厨们解释,可以用什么便宜的佐料来处理异味,
简单的小炒肉、炸排骨、以及前世他在云南所学的一道杀猪菜后,刘继隆便擦了擦手。
摆在他眼前的是三大盆特色菜,至于剩下的鸡、鸭、羊和汤菜,便交给庖厨他们来做了。
弄出铁锅的这大半年,他没少教导军营的庖厨们做菜,该做的他们都懂。
刘继隆算了算时间,感觉高进达他们快抵达了,所以连忙回内堂换了一身衣服。
饶是如此,他身上却还是有股淡淡的炒菜味。
他也懒得遮掩了,反正自己本就是牧奴出身,有点淡淡的菜味也正常。
“果毅!”
刘继隆才换好衣服走到衙门,便见张昶小跑而来:“高押牙他们到了东门了。”
“李果毅见您没来,便亲自带他们过来了。”
“行,告诉大伙都来衙门入座吃饭吧!”刘继隆颔首回应。
见状,张昶开始派人去通知。
一时间,城内有品级的七十多名武官便先后抵达衙门,毕竟他们住的近,加上刘继隆提前一个时辰通知,他们都回家洗漱了一番。
刘继隆带着他们在衙门门口等待,不多时便见到李仪中带着十余名武官,拥簇着七名身着布衣的男子走来。
“高押牙,这便是我山丹左果毅都尉。”
李仪中翻身下马,笑着为高进达解释,高进达也在翻身下马后打量起了刘继隆。
为了返回沙州,高进达选择了稳妥的北上丰州,再经漠南草原,历时四个多月才抵达山丹。
这一路上,他遇到了悟真,并与悟真说了许多长安的规矩和事情,而悟真也告诉了他一些事情。
不过二人都不知道尚延心入寇、称勒背刺河西一事。
再往后,高进达在北边的居延泽遇到了回鹘的骑兵,这才知晓了回鹘和河西的事情。
在这期间,他被称勒接待,也了解到了甘州事情的经过,更是知道了刘继隆的事迹。
在没有见到刘继隆之前,他一直以为刘继隆是一个身高腰圆,面生横肉的布衣武夫。
但当他真正见到刘继隆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