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他眺望阳光明媚的焉支山上空,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这种晴朗的天气,想要迷惑敌人不算容易。
“话虽如此,可番和城的城墙厚实,想要进攻,只能强攻。”
索勋皱眉开口,他一直都不赞同在此时用兵。
他和河西绝大部分将领的看法一样,那就是等到河西五州之地甲兵过万再挥师东进最为稳妥。
野外对战不比攻城拔地,野外对战可以耍计谋,用手段,但攻城不行。
番和即便遭受重创,也能拉出一千甲兵守城,甚至更多。
在城内番人多而汉人寡的情况下,他们要攻破这座城,只能用人命填。
想到这里,索勋调转马头,扫视那些在马车上大笑的河西将士。
“此战过后,又还能有几人幸存?”
念及此处,索勋不免心生悲戚。
他不是悲戚将士们的性命,而是悲戚损失这批将士后,他们又要多少年才能积蓄力量东进。
“未必要进攻番和,只要能抢收番和粟麦就足够。”
张淮深并不把收复番和当成此次作战目标,只要能收割番和粟麦,他们这一战就赢了。
虽说凉州诸城积蓄粮草甚众,可河西之地粟麦仅能藏仓五年。
如果番和的粟麦被他们割取,那以番和的粮仓又能撑几年?
凉州五城各自为政,其它几座城池是绝不会把粮食借给番和的,因此到时候河西大军出焉支山,想要收复番和就容易多了。
只是张淮深也不清楚,刘继隆到底为什么敢于说可以攻下番和,还有……
他到底有什么把握在攻下番和后守住番和,他凭什么?
“刘继隆,你到底要做甚……”
一时间,张淮深突然觉得自己也开始渐渐的不了解刘继隆了。
“驾……驾……驾……”
在张淮深好奇刘继隆要怎么打这一仗的时候,距离他们数百里外的凉州草原北部也突然响起沉闷而密集的马蹄声。
一片乌泱泱的马群从北方席卷而下,几乎可以用遮天蔽日来形容。
上千穿着皮袄,腰别弯刀的轻骑向四方探索而去,而大军大纛之下是一千名一人双马,一马乘骑,一马负甲的骑兵。
有外围的哨骑放哨,这一千精骑可以轻装上阵,将甲胄放在身后的马背上随军行动,等到作战时才下马穿甲。
此时明明不过正午,可这支兵马却慢慢停了下来。
一名青年策马来到大纛下方,却见己方开始搭建牙帐。
好奇的他翻身下马,走到牙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