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般作想的同时,城外的投石机阵地仍在不断搭建。
更令守城番军感到恐惧的,是陇西军试图爬山伐树,做出了要继续建造投石机的态势。
陇西大地虽然大旱,但也是分轻重缓急的。
临州旱情最为严重,因为洮水水量不足,其次是兰州、河州,最末是渭州和陇南七州。
渭州和陇南七州都处于山脉沟壑间的河谷地带,河水蒸发后会形成疆域流入河谷之中,因此河谷中的树木依旧翠绿,但与河谷一山之隔的其它山岭就难说了。
陇西狭长,渭水充沛的水汽使得这里的树木依旧翠绿。
只是在陇西军的斧头面前,这些百年乃至数百年的成材巨木纷纷倾倒,滑入谷底。
好在刘继隆命人伐树很有章法,基本只挑百年以上的树木,其它树木则是一概不伐。
这些巨木倒下后,那些小树反倒得到了更多的阳光滋润。
“树干做投石机,枝丫做柴火,都不要浪费!”
军营内,民夫们正在处理那些巨木。
那些数百年以上的树木,几乎需要四五个人合抱才能绕一圈,高二十余丈。
这种树在这个时代的陇西、陇南地区并不少见。
这些巨木只能算中等,因为秦汉隋唐这上千年的历史中,关中政权不断砍伐树木修建宫室。
宫室木材的获取地点,从一开始的秦岭慢慢向陇西偏移,随后再转向大巴山。
唐初修建宫室时,陇西地区的巨木就已经被砍伐了一遍。
如果刘继隆记得不错,这些巨木到北宋又被砍伐了一遍。
从秦汉到隋唐,再到北宋……关中、陇西地区的巨木被砍伐殆尽,陇西的水土流失也愈发严重。
至少就刘继隆所见,哪怕大旱背景下的唐代陇西,也要比后世陇西更加翠绿。
若是旱情结束,陇西的绿植还将更茂盛。
“人力啊……”
刘继隆望着山岭,不免感叹起来。
河西、陇西,还有他未曾见过的关内道……
这些如今还是草原、山林的地方,都会因为自然变化与滥牧、滥伐而变成黄土沟壑与沙地戈壁。
在时间面前,再强大的生物都将会“衰老”。
“嘭嘭嘭——”
忽的,投石机的投石声唤醒了刘继隆。
他抖动马缰前往了前线,果然见到了二十多台正在进攻的投石机。
在这二十多台投石机后方,还有数百民夫正在炮制木料,试图为损坏的投石机更换材料。
一些甲兵指挥着民夫们烤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