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后家丁见状上前小声在其耳边絮叨,不知说了什么,男子点了点头。
“知道了。”他回应家丁,而后看向陈瑛等人:
“某瞧你们自西边来,似乎是行伍出身,若是不嫌弃,某愿意在酒肆摆酒一桌,只为知晓西边的事情,以便某科举时书写时务策、诗词赋。”
男子开门见山说出自己的目的,陈瑛听后点点头:“吃饭可以,不过我们现在有事情要忙。”
“多等些日子也无碍,反正某还未报名。”男子倒是大度,回应过后拿出腰间的一块木牌递出。
“若是忙完了,可到此处来询问,在下姓……”
“滚开!!”
男子的介绍被打断,一前一后两支轻骑走金光门冲入城内,身上带着加急的标记。
瞧着他们从金光门疾驰而来,陈瑛立马猜到了他们的来历。
“急事在先,事后某会去寻郎君的!”
陈瑛作揖告退,随后带着十余名轻骑牵马消失在了人群中。
瞧他们离去,一名家丁上前道:“郎君,这群人言辞粗鄙,您何必与他们摆酒呢?”
“呵呵……”男子笑了笑,随后看向金光门:
“别忘了,西边最近可是有事情发生,某瞧他们粗鄙,不像官军中人,说不定是河西来人。”
“明岁科考时,不论是时务还是诗词赋,他们能都能给某带来些许新鲜。”
“更何况摆桌酒也不过几千钱,至贵不过万钱,家中几日便能赚回,何须在意?”
说罢,男子便带着家丁走入了西市,选一座青楼走入其中,在胡姬、女闾的簇拥下消失在青楼门口。
至于陈瑛一行人,他们则是按照刘继隆交代的,走入长安后,便往南衙走去。
经过南衙的卫卒通传,不多时陈瑛便被带到了一所衙门内,并见到了一名身穿浅绯袍子的官员。
官员与他交谈片刻,便派人安排他们前往了新昌坊的青龙寺休息。
之所以如此安排,也实属无奈。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各藩镇基本会自行在长安购置房产,用于招待本镇入京官员,其费用也由藩镇自己承担。
毕竟进奏院不止可以招待本镇入京官员,也可以派遣官员常驻来打探京畿情报。
除此之外,进奏院偶尔也会承担起“汇兑”的职能。
从唐宪宗时开始,各藩镇在京师的商人,都会将售货所得款项交付各道、镇驻京的进奏院,由进奏院开具“文牒”或“公据”,一联交给商人,一联寄往本道。
商人无论是由地方前往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