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管的事情敲定,李忱也舒心不少,接着开口道:
“尚书左仆射封敖理应调入京中,朕欲以太子太师卢钧为同平章事,充山南西道节度使,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刘继隆和封敖在山南西道的那些事情,自然是瞒不过李忱的。
他不仅知道刘继隆在山南西道买卖人口,还知道他与灵州朔方军的刘潼也眉来眼去。
想到这里,他就有些忍不下去。
他可以安抚刘继隆,但前提是刘继隆不再壮大。
现在刘继隆比起几年前,势力壮大了不止一星半点,倘若再不剪除他的羽翼,日后想要解决他就困难了。
封敖需要处理,刘潼也需要。
“罢刘潼朔方、灵武、定远等城节度使,改湖南观察使,着其驰驿赴任。”
“以唐持检校左散骑常侍、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节度、灵武六城转运使等。”
李忱沉声开口,群臣皆知他是在剪除刘继隆四周羽翼,纷纷作揖称圣明。
如此一来,刘继隆四周相熟的官员全部更替。
刘潼更换为唐持,白敏中更换为魏谟,封敖更换为卢均。
没了这些人与他眉来眼去,李忱倒要看看,这厮还如何发展壮大。
当然,这些人只是开胃菜,真正的主菜还是河西。
“朕听闻安西副都护张议潮数次乞请入朝,闻其年迈,便准其入朝,授右神武统军,赐长安永业田三千五百亩,于宣阳坊赐宅第一区,加官为司徒。”
“着河西防御使张淮深兼领安西副都护,尽早收复四镇,届时当以其为四镇留后。”
“凉州刺史索勋,备虏有功,今擢授河西观察使。”
李忱的话让众人心惊,张议潮几次乞请入朝,无非是想让朝廷信任张氏,毕竟张议潮的兄长,张淮深的父亲张议潭还在长安呢。
结果现在张议潮是入朝了,可张淮深却只得到了一个安西副都护的名头,连四镇留后和碛西节度使旌节都未曾获得。
不仅如此,凉州刺史索勋还擢升为了观察使,而观察使与防御使本该由一人兼领,而今却分作两人。
索勋与张淮深平起平坐,伊州和甘州、沙州又分别被李渭、李仪中、李恩把持。
三方僵持之下,河西绝不可能留有余力来支援陇右的刘继隆。
这般过后,刘继隆算是彻底被孤立在陇右了。
想到这里,众人唏嘘之余,也不免松了一口气。
继续放任刘继隆发展,这等于在朝廷床榻之侧趴有猛虎,难以入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