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懂得官话的人无疑很少,所以他们干脆与迁徙而来的老乡在一起,尽量不与高昌、河西人沟通。
轻骑们只是斜眼瞥了他们一眼,随后便匆匆朝着衙门赶去。
不多时,一座宫城便摆在了他们眼前。
这是西州衙门,也是昔年的高昌国王宫。
王宫周长里许,外墙高二丈,厚丈许……
宫门高大宽阔,两侧矗立着雕刻精美的西域石狮,象征着王权的威严与神圣。
进入宫门,迎面是一片宽阔的广场,地面被人夯实,中间还留有一条干渠,渠内水流不停,显然是活水。
王宫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座高大殿宇,进深六椽,柱头枋子上斗拱形制简洁,中心斗拱于大斗口出龙头,两侧出象鼻,两稍间斗拱于斗口出龙头,硬山式屋顶,与大唐风格差别不大。
“刘继隆要卖凉州的陈粮?”
“是,听闻准备卖十七万石陈粮,一石粮卖五石上等硝。”
进深三丈的殿宇内,高坐昔日高昌王位的张淮深声音略带诧异。
站在他面前的,是如今担任安西都护府长史官职的李恩。
尽管两人早年有些不愉快,但这些都随着李恩帮助张淮深解决索氏问题后消除。
此刻二人在讨论着陇右卖粮的事情,而经过李恩的解释,张淮深这才颔首道:
“我们确实比较缺粮食,只是拿不出那么多硝石。”
尽管手中的西州、伊州、瓜沙等州都盛产硝石,但以人力开采运送硝石还是比较困难的。
正因如此,河西的硝石虽然储量很大,可产量却不大。
“刘继隆说了,若是没有足够的硝石,也能用香料作为交换。”
李恩解释着,同时劝说道:“虽然不知道刘继隆要这么多硝石干嘛,但各州府内还有十万余石的硝石,趁机处理也好。”
“此外,府库中还有钱财,加上陇右已经将商货交给我河西牙商,不日便要运抵沙州和西州。”
“大不了此次不获利,将所有商货都买为香料后交给他们。”
“若是能得到这十七万石粮食,西州最少三年内不会缺粮。”
“嗯”李恩的话引起了张淮深的认可,尽管河西发展多年,但由于人口不多,发展速度始终不行。
这些年从陇右手上先后获得了近两万汉口,但这对于广袤的河西来说,还是太少了。
别的不提,单说西州内的情况就不容乐观。
西州仅有一万四千余口百姓,其中二千余口,还是半个月前从陇右迁徙到高昌的百姓。
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