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展露实力
“遇大阵,弓弩手在前,弩手去贼一百五十步即发箭,弓手去贼六十即发箭。”
“若贼至二十步内,即射手、弩手俱舍弓弩,令驻队人收。”
“弓弩手各先络膊,将刀棒自随,即与战锋各队齐入奋击。其马军、跳荡……”
“杀杀杀——”
八月初,当肃杀之声震彻四周,狄道城北十余里外的军营内却喊杀震天。
作为军镇制度下满编的存在,临州镇官兵有战兵四千零五十人,辅兵四百五十人,共计四千五百人。
四千五百人分为三军,分别是狄道军、长乐军、大夏军,每军一千五百人。
临州三县的城防,主要是由三军轮流当值。
不当值的其余两军兵马,则是在狄道城北的临州镇军营操训。
此刻,刘继隆站在校台之上,面前是占地近千亩的宽阔校场。
校场上,两军各自结大阵操训,每军左右两侧各布置二百余精骑,精骑身披扎甲,头戴铁胄,插雉翎,马鞍两侧有硬弓、软弓、箭囊及箭矢。
马鞍一侧挂有得胜钩,钩上放置丈三长枪,另一侧则是挂着两柄金瓜锤。
若是算上精骑腰间的鄣刀、横刀,那一名精骑身上起码有六七种兵器。
换做普通的马匹,必然是无法承受这连人带甲二百余斤的负重。
即便是同时代各藩镇军中的军马,驮负那么多东西,也很难进行奔袭,哪怕是短途奔袭也十分困难。
但河陇大马不同,高大健壮的河陇大马,主要是以昔年大挽马和河曲马、突厥马培育得来的马种。
这本是吐蕃人为己方精锐骑兵培养的马种,结果马种还没开始扩散,吐蕃就先一步内乱了。
刘继隆异军突起后,这些马种都被刘继隆收揽,继而发展出了如今的河陇大马。
“节帅治军才能,天下难有出左右者!”
忽的,刘继隆身后传来了盛赞声,刘继隆回头瞥去,当即便瞧见了身为西川监军的杨复光。
杨复光与刘继隆谈好买卖后,并未匆匆离去,而是派人回去告诉崔铉这个好消息,他本人则是留了下来。
不过他倒也坦荡,直接与刘继隆开口,想要见识陇右军之雄壮。
刘继隆清楚,这人恐怕是想打探陇右军虚势,但他也并不藏拙。
适时让唐廷了解一点自己的实力,更有助于自己安心发展。
如果能借杨复光的嘴,让当今那位至尊了解自己的实力,恐怕那位至尊就明白先帝为什么迟迟不敢对陇右动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