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都仅千人,而徐州牙兵数千之众,是否要增派兵马,以免通济渠有失?”
“嗯……”李漼略微思考,确实觉得王式仅率千余人入徐州有些危险。
毕竟就连田弘正之子田牟去到徐州,都得被银刀军等牙兵逼迫着每日庆宴,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半道对王式下手?
这么想着,李漼方才不紧不慢道:“忠武、淮南各出兵千人,三月十五前聚兵于光州,令王式前往光州节制,随后入徐州。”
“不过这份旨意得写好看些,别让徐州那边知道朝廷的意图。”
“臣领旨……”裴休不紧不慢应下,但这时李漼却突然开口道:
“朕自咸通元年祭祀祖宗外,其余时间皆在长安,已有两年不曾祭祀祖宗陵寝。”
“如今战事稍歇,朕想在清明祭祀祖宗,不知诸位相公以为如何?”
曾经的李漼过于压抑,而今成了皇帝,自然无法忍受常年困守长安四周。
不过他也知道轻重缓急,所以前两年大唐与大礼战事激烈时,他倒也能安分守己的待在宫里。
只是随着高骈大败祐世隆于牛头峡,大唐与大礼战事告一段落,军费度支也不再紧张。
正因如此,李漼想借着祭祀祖宗的名义,准备出巡几个月,以此来释放释放情绪。
“这……”裴休错愕,接着作揖道:“陛下,此事不如暂缓……”
“臣附议,此事理应暂缓……”蒋伸也上前附议,并不支持皇帝出巡。
“陛下!”
忽的,毕諴突然拔高声音,眉头紧锁的作揖道:
“陛下,您自元日大朝会以来,已有月余不曾常朝,每次常议更是不足三刻钟。”
“臣敢问陛下,如今朝廷度支情况,陛下可曾了解?!”
若是说裴休和蒋伸还稍微顾忌点皇帝的面子,说的比较委婉,那毕諴便可以说是直点要害,不留情面。
李漼虽然善于听取建议,可这却不代表他没有脾气。
面对毕諴的质问,李漼也来了脾气:“毕相的意思是……朕祭祀祖宗有错吗?”
“没错,但不合时宜!”毕諴不卑不亢道:
“如今河南、淮南等道流民遍地,落草者数不胜数。”
“前线虽然大捷,但朝廷度支依旧不足,甚至积欠。”
“如此情况,陛下理应审时度势,等到朝局平稳再祭祀祖宗,而不是在朝廷度支吃紧时火上浇油!”
一句火上浇油,李漼心里的那团怒火被彻底点燃。
“毕相公,你莫不是将朕视作儿孙教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