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陈粮处理后,官仓内也就只剩七十万石陈粮了。”
“如果我没有猜错,等到朝廷得了秋税后,肯定还会前来采买粮食。”
刘继隆向堂内走去,边走边说。
高进达见状疑惑:“您不是很推崇那王式吗?怎么又觉得他无法平定庞勋和王仙芝了?”
“我没说他平定不了,只是他能平定一次,难道能平定千百次吗?”
刘继隆回应的同时,不忘提醒道:“别忘了,西南的战事,最多在入秋或明年开春便能开始。”
“朝廷的户部与度支情况,你这几天也没少和杨参军打探,你说若是西南战火纷飞,朝廷又要去哪弄钱粮来犒军?”
“我倒是忘记西南了。”高进达脸上浮现笑意,随后拍了拍脑门:
“年纪大了,脑子不够灵光,确实跟不上节帅的思绪了。”
刘继隆坐在主位,示意他坐在自己身旁,随后说道:“你与我还得继续共事几十年呢,起码要到八十岁。”
“八十岁?”高进达哑然失笑:“您这要求还是太高了,下官能活到七十就心满意足了。”
他如今刚满五十岁,身体还算健朗,活到六十不成问题,但六十以上就难说了。
正因如此,他心底也是有几分遗憾的。
他还记得刘继隆说过,要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让天下孩童都有书读,让平民子弟也能成就高官。
十年太短,他担心自己看不到那天,因此若是能活到七十岁,兴许就能看到了。
“这都护府内,知道我理想的,唯有你与曹茂、张昶、义山几人。”
“其他人,我倒是曾与他们说过,可他们都只是笑笑,我觉得他们是不相信的。”
刘继隆靠在椅子上,嘴角微微挑起,仰望天板。
高进达瞧着他这般模样,沉吟片刻后才继续道:“古往今来,飞鸟尽、良弓藏都是有道理的。”
“李骥他们如今能这样逼您让步,日后便敢逼您让步其它。”
“我活了五十年,见过最多的就是兄弟反目,好友绝交……这才知晓人并非一成不变。”
“如今太平还未开创,放纵他们也无妨,但日后开创了太平,您若是不想重蹈覆辙,却还是得好好打算才是。”
高进达担心自己日后病故,没人与刘继隆说这些,故此趁当下无人,与其说了起来。
他的话令刘继隆沉默,接着他又继续道:“陈瑛、曹茂都十分不错。”
“李骥浮躁,马成糊涂,张昶死板,唯有耿大郎粗中有细。”
“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