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坤池里的里门,门口是坤池表。
里墙后面是哨棚,几名身穿麻布襦袴的里民,手持二尺剑,跪坐在哨棚的马蹄地灶旁边烤火,听到外面有车辙声,心中一惊,警惕的爬上里墙,防备乡里的群盗。
“止步!你们是何人!”
里吏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留着浓髯,身材魁梧,身穿一件缁布襦袴,手持环首刀。
他沉声道:”若是缺粮,坤池里送给你们两石粟米,里内有曾在边关戍守的戍卒十五人,还有数十名壮丁,拿了粮食赶紧走。”
送了粮食,再亮刀。
里吏的手段颇为高明,不像是寻常里吏,更像是边塞烽燧的燧长。
郭解等人心中一紧,戒备更重,暗道此次找人怕是困难重重。
“本吏是长安尉张汤身边的属吏。”义纵走下安车,说明身份:“奉命循行,纠察各个乡里是否有冤狱,不是乡里的群盗,打开里门让本吏进去询问里民是否有冤情。”
张汤的属吏?
里吏没有放松警惕,依旧紧紧握着环首刀,等到义纵走到近前,看到他头上戴着铁冠,神情松懈下来。
“快快打开里门,迎接循行的上吏。”
里吏急忙带着几名里民上前迎接,告罪道:“城外不比城内,需要提防群盗,没能及时打开里门还请上吏恕罪。”
里吏不停的赔笑,做事圆滑,没有想象中的边塞人刚直。
他不是不想刚直,若是碰见另一位长安尉朱安世的属吏,面对属吏便是一副刚直的脸色。
眼前的少吏偏偏是张汤的属吏。
长安内外,谁不害怕酷吏张汤的名气。
“嗯?”
义纵故意大怒,带着郭解几人走进里门:“提防群盗?你说本吏是祸害乡里的群盗!好胆,二三子抓走此人,治他一个诬告的罪名。”
张骞、卫广立即上前,准备拿住里吏,佯装把他抓到长安狱问罪。
郭解站在旁边,险些笑出声,义纵相当于公检法的科员下乡巡查,巡查组的人级别再低,在乡镇公职人员看来都是领导。
不敢得罪。
义纵一声怒喝,吓得里吏的脑门子冒出一层冷汗。
里吏打死不敢去张汤管辖的长安狱,放在过去,随便塞点钱帛给狱吏就能出来。
自从张汤接管了长安狱,别说是贿赂钱帛,公卿列侯的子侄触犯汉律抓进长安狱,需要老老实实的城旦舂、鬼薪、白粲,服刑结束方能走出长安狱。
少一刻都不行。
里吏下意识拿出三铢钱,准备打点狱吏,突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