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卤水,手中紧攥的铁匣内,分账木牍的刻齿正与怀中潼关竹符严丝合扣。
当最后一丝气泡从唇边逸出时,他仿佛听见贾信在盐场高台上的狞笑。
那笑声混着盐工的哀嚎,在建元三年的夜风中凝成血色盐晶。
腐臭的盐卤裹着郭解冲出暗渠时,正值鸡前鸣(3:00~3:45),解池东侧的芦苇荡在残月下泛着铁灰色的涟漪。
他趴在盐泽边缘喘息,手中铁匣糊满黑泥,匣角“河东盐监”的烙印映着冷光。
卫广从苇丛中拖出半截盐车轱辘,轱辘辐条间卡着断裂弩牙。
牙内铁胎的盐蚀裂纹如蛛网密布,与月前潼关截获的箭簇纹理严丝合扣。
郭解掰开铁匣,浸透的素帛遇晨风显出血丝纹路。
此乃盐工以指血调硝盐书写的密图,图中解池西北角标注“甲三仓”,旁书蝇头小字:“金三百,簇二千”。
卫广撕下裋褐布条蘸盐水涂抹,又浮出“建元三年五月输匈奴右校王部”的暗文。
郭解齿缝渗出血沫,想起丙字仓那些胸腔鼓胀的盐工尸首,指节攥得发白。
中鸣(3:45~4:30)金柝相击的脆响遥遥传来,二人趁夜色潜入解池驿馆马厩。
郭解借厩柱阴影展开证据:十二枚松木牍以武库弓弦编连,刻着“建元三年三月丙申,出盐二百石,贾取十之七”。
牍缘绳痕与赵王孙地窖弩弦纹理吻合。
青铜弩机残件悬刀处“河东工官”铭文被磨平,盐水擦拭后显出“建元三年造”字样。
按《徭律》地方工官岁首方得铸器,此物却是三月私铸。
木牍刻齿拼成二十八宿星图,箕宿主丙字仓,斗宿指解池盐监,恰合贾信生辰星位。
卫广以算筹敲击盐砖,算珠滚过牍面刻痕:“每车盐夹藏箭簇五十斤,按潼关竹符所记,仅建元三年春便私运军械钱逾百万!”
话音未落,马厩外骤起犬吠,三辆轺车驶入驿馆。
驾车盐吏袍角沾着解池赤卤,辕马蹄铁烙三角徽记。
郭解弹指射出盐粒惊马,趁乱摸近车厢,硝石混松脂的刺鼻味扑面而来。
此乃武库兵械防锈膏的气息。
雾气漫过街巷,盐车拐入盐监属吏私宅。
郭解伏于庑房屋脊,见属吏正将简册投入焚炉。
卫广狸般翻入院落,炉中残简焦痕尚存“建元三年元月,贿北军使者盐千石,辟匈奴商道”字迹。
郭解急扑抢救,掌心触及焦简背面金箔。
属吏咬碎槽牙毒囊,尸身倒向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