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胡,率先说道:“军司,胡人人面兽心,只畏威而不怀德,这我最清楚。如今我军上陇已成,胡人却一无所知。不妨先突袭临渭,无论老少,将城中尽数屠戮,再行招抚,到那时,胡人心中恐惧,必然纷纷投降。”
他的建议如此狠辣,以致于旁听诸将都心惊不已。但也没有多少人谴责,因为不是李含独有的观点,而是是魏武帝曹操开创的手法。
曹操认为什么“民不畏死”是彻底的空话,与其浪费时间在口舌上,不如先用空前残酷的屠杀来恐吓敌人,然后再用事实告诉剩下的那些敌人,如果不立即投降,就全部和这些遇害者一个下场,以此来快速受降领土。后来他甚至专门制定了军规,表示围城前不降者一律屠城。这确实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让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
晋宣帝司马懿也沿用了这一策略,当年他平定辽东,公孙渊抵抗不降,他就先屠城筑成京观,然后招抚辽东各地,与曹操的作风如出一辙。也是这个缘故,蜀汉和孙吴灭亡时,不等对方包围国都,便直接屈膝投降。实在是魏军的这一恐吓战术过于可怕,没人敢承担被围城后的后果。
刘羡自然是不赞同的,但他还要看看周围人的意见。
与会的众将立刻分为两派,一部分赞同,如索綝、皇甫商都说:“胡人卑贱,活该如此。”
但也有人反对,李矩就领头说道:“陇右的胡人如此之多,岂是靠屠城就能恐吓住的?我军仅有两万人,又人生地不熟,更缺乏粮草,只靠恐吓,又能待多久?即使收效一时,也难以维护长治久安,我绝不同意这个意见。”
“那你有什么计策?”由于李矩此前并没有什么功劳,所以李含心中轻视李矩,斜着眼问道。
“兄长,我想到一个办法。”李矩也懒得理他,转过头对刘羡道:“不妨我们突然在临渭现身,秣马厉兵,耀武扬威,向城中展示我们的实力,然后再与其议和招抚。如此一来,可以展现出我军议和的诚意,也不至于显出弱势。您看如何?”
“若是不成功又如何?让我们硬攻城吗?”
李含还在一旁诘问,但刘羡却先一步替李矩回答道:
“无妨,我们翻越陇阪,本来就是冒了风险的。相比之下,再冒这么一点风险也无伤大雅。只要这次招抚成功,开了个好头,后面招抚就会越来越容易。如果是用世容兄的方法,虽然也不无道理,但总是会耗时更久一些。”
“大战日久,还是早点和平一点好啊!”
虽然孟观建议说,作为主将,不需要召开军议,最好直接坚持自己的判断。但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