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尚书令为中枢之紧要,文优以为孤应选谁出任?”
李儒沉吟几许,说道:“尚书令位卑而权重,出任之人,需有名望,还要有才能,更要对明公顺服!”
“不好选!”
董卓点了下头,叹气说道:“那些关东士人多虚伪,今当着面恭维我,还不知其背地里会有什么诽谤之语!”
“那明公可有人选?”李儒问道。
董卓按腰带而行,问道:“你说太原王允如何?”
“王允?”
李儒思索说道:“王允受百姓爱戴,其名望、才能不用多说,但他是否顺服明公,恕儒实难知之。”
“奉先,你为并州人,可知王允否?”董卓问道。
按剑护卫在左右的吕布,拱手说道:“禀明公,王氏为并州望族,王允与其兄王宏皆是为有才之人。如王允为人,其性情刚直,少会隐瞒,布仅知若拉拢王允,或能拉拢到张虞。”
“张虞~”
董卓踱步而思,疑虑道:“我在西军中,曾听闻过张虞之名。受命败军之际,不仅击退叛乱匈奴,更是斩杀单于。论及战功倒是赫赫,非凡人之将。”
“然也!”
吕布神情严肃,说道:“布虽骁勇,但比之张虞,某不敢言胜。且张虞麾下兵吏精锐,为禁军之翘楚。”
“看来并州能人极多啊!”董卓笑道。
“文优、奉先,今下我若表王允为尚书令,能否让张虞率兵入京为我所用?”董卓心动问道。
“这~”
李儒迟疑了下,摇头说道:“儒不识张虞,不敢妄言。仅儒以为眼下需以安抚人心为上,不宜妄动手握兵马将校。”
“布~,虽与张虞相识,且有关系往来,但并无把握能说服张虞入京。”
吕布虽然很想表现,但深思几下,还是不打算给自己挖坑。
董卓思索许久,说道:“今先以安抚人心为上,暂不招张虞归京。往日让王允多写书信劝慰,待时机成熟,再让张虞率兵归京。”
“明公英明!”李儒作揖而拜,说道:“不知明公欲拜张虞为何官爵?”
董卓抓着颌下胡须,笑道:“孤入朝掌权,自是要大方些,封张虞为度辽将军,让他屯兵上党,自行讨贼。”
“诺!”
在安抚人心的核心思想下,董卓大封官职,除张虞、王允外,王宏被授予侍中。蔡邕从江淮赶赴京畿任职,荀爽、韩融、陈纪等名士被征召入京。
除名士外,董卓还提拔大量人员出镇地方,如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袁术、袁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